植物乳杆菌C37的黏附特性及相关表面蛋白的鉴定

来源 :第九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奶豆腐分离出的7株植物乳杆菌经耐受性、Caco-2细胞黏附能力、表面疏水性、体外降胆固醇和抗氧化能力等分析,筛选出上皮细胞粘附能力较强的潜在益生菌株C37.小鼠灌喂实验表明,C37能有效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乳杆菌数量增加了2.89倍,肠球菌数量减少了73.69%;对双歧杆菌属,阴沟杆菌属和梭状抱杆菌属数量无显著变化).荧光标记植物乳杆菌C37显示其以包裹的形式黏附于Caco-2细胞表面,对4株常见病原菌的上皮细胞黏附形成抑制,动物肠道组织切片也显示,菌株C37能够减轻沙门氏菌引起的小鼠肠炎.激光共聚焦观察小鼠肠道内壁和肠内容物菌落计数结果显示菌株C37能够有效定植于小鼠肠道末端(盲肠、结肠),最长黏附时间可达7d,但Mucin蛋白黏附数据表明植物乳杆菌C37的肠道黏附可能与Mucin蛋白无关.LC/MS/MS鉴定植物乳杆菌表面蛋白47个,其中跨膜蛋白(Cytoplasmic Membrane) 11个,胞内蛋白(Cytoplasmic)25个,胞外蛋白(Surface)5个,位置未知(Unknown)蛋白6个.对蛋白功能分析预测表明,兼职蛋白(GROEL,GAPDH,EF-TU与ENO)可能是影响植物乳杆菌C37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的主要因素.对GROEL蛋白进行大肠菌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的蛋白对C37菌株Caco-2细胞黏附具有调节作用(Caco-2细胞粘附抑制率最高40.34%),印证了分析预测结果.
其他文献
双歧杆菌是人类肠道中最重要的菌群,肠道中双歧杆菌的丰度被认为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虽然双歧杆菌在婴儿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成人肠道中的数目降至较低水平.肠道环境中的营养-生态位被认为是决定肠道菌群丰度及分布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量的肠道菌群基因组序列数据的公布,为研究肠道菌群尤其是双歧杆菌的营养-生态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为了研究双歧杆菌在肠道菌群中最有利的底物,我们比较了25株双歧杆菌基因组与
酸面团作为一种中间产品,是包含一种或多种具有代谢活性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发酵剂.酵子(也称"老酵"、 "老面")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多菌种活菌混合发酵剂.本实验旨在测定添加从河南周口地区的酵子中分离出的一株乳酸乳球菌ZK1对面团发酵的影响.添加乳酸乳球菌ZK1(接种量108CF U/g)的面团初始pH为5.15,30℃发酵24h后pH达到3.65,面团酸度由2.87mL上升至10.13mL(以总酸度计)
豆豉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益生微生物制造而成的发酵食品.得益于云南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豆豉中具有宝贵的微生物资源.乳酸菌(LAB)为主的益生菌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中,71个样品分别取自云南省大理州、德宏州、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和红河州.对样品提DNA,采用添加bar-code的焦磷酸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序,并分析其中细菌的群落结构.测序结果表明,在门的水平上,几个地州的样品群落较为相似
本研究以采集自克尔梅克共和国和俄罗斯赤塔州的19个自然发酵乳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其中细菌以及真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分别为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毕赤酵母属(Pichia)分别为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属.通过加权与非加权柱坐标分析后,结果显示两组自然发酵乳样品中细菌的结构按照实际分组情况具有
食品防腐剂对提高食品保藏性具有重要作用.现在使用的防腐剂仍以化学防腐剂为主,存在食品安全隐患.Nisin是世界公认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但Nisin抗菌谱较窄,只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酵母菌、霉菌及病毒无抑制作用.ClassⅡa类抗菌肽具有抑菌谱广、稳定性高、分散性好、安全高效等优点倍受关注.本研究针对ClassⅡa抗菌肽N-端保守氨基酸序列(-YGNGV-)这一特征和已报道的Cl
西藏地区传统发酵牦牛乳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研究其生物多样性对于品质改良和微生物资源挖掘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8-9月期间,从西藏自治区的7个地区的不同牧民家庭,采集牦牛乳和乳制品共39份,对其中蕴含的微生物采用传统纯培养方法和非培养方法的DGGE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BCP平板计数法检测了所有样品中乳酸菌活菌总数,结果显示乳酸菌活菌数变化范围在6.76 log cfu/mL ~ 9.37 l
从柑橘园土壤中分离到90余株细菌,以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licum)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为指示菌,经初步筛选筛选出拮抗细菌37株,并最终鉴定出9株乳酸菌。复筛结果表明其中6个菌株对供试的2种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两株乳酸菌J3、J5对意大利青霉抑菌效果明显,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测定表明这两个菌株的发酵液能完全抑制意大利青霉的生长,
食品腐败主要是由不良微生物的污染和生长引起的,可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利用具有抑菌特性的乳杆菌进行生物食品保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研究评估了357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5株常见食源性致病菌(Escherichia coliO 157:H7,Staphylococcus aureus,isteria monocytogenes
本研究以发酵特性较好的6株嗜热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发酵乳后熟期间产乙醛、双乙酰的能力及其产量累积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6株嗜热链球菌风味物质累积动态模型,结果表明表征乙醛、双乙酰含量信息的数据空间均呈现随时间的动态连续变化过程,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产量累积曲线,得出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产乙醛、双乙酰的累积过程均符合多项式函数,其拟合曲线拟合方程为一元三次方程,为嗜热链球菌的筛选提供依据
长白山地区是朝鲜族聚集地,朝鲜族饮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一些发酵食品如泡菜、咸菜是朝鲜族的传统美食,具有悠久的历史.自然发酵的泡菜和咸菜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尤其是乳酸菌,经过长期的自然驯化,乳酸菌成为当地传统发酵食品中的优势菌,可以作为益生菌的良好来源.本文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从采集自长白山地区的7份自然发酵制品中分离获得乳杆菌63株,对其中1 1株典型菌株,经API50 CHL和16S r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