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学无往教”与香港教育的困境

来源 :中国叶圣陶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教育事业是树人大业,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头等大事,在香港,这尤其有特殊的意义。首先,重视子女教育是华人传统,香港以中国人占绝对多数,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自然特别关心。其次,香港历史背景特殊,位于交通要冲,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所以学制、教学语言、教育哲学,有中有西,有新有旧,孰优孰劣,争持不下。第三,从殖民地到回归祖国,过渡期间英国在教育方面设置下的英式学制,在社会上营造出的重英轻中的观念,此中的政治作用,如幽灵般的挥之不去,影响了香港教育的发展。但上述的种种,只属大气候,大环境,造成香港教育今日面临的困境,还有下列两项具体的原因。 一是适龄学童的人数大减,影响了学校的运作,甚至学校的生存。 二是管理哲学的改变。
其他文献
本文是作者继《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5》中所撰写"国际电气工程本科课程设置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一文的续篇,结合作者到美国几所著名大学的实地考察介绍其教学体系以及我国电气工程本科现行实验课状况,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实现试题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从而实现组织试卷的自动化,并实现对试卷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是教学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本系统采用Delphi 7进行开发,选择本地数据库Paradox,使用Borland Database Engine (BDE)技术访问数据库信息;采用OLE技术,调用Microsoft Word对试题内容、答案进行添加、编辑、删除,并将最终结果存入数据库。本文介绍了关键的
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由于高校进行文理专业教育,造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脱节,制约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实施"文理渗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但是当前所有的高校在实施"文理渗透"时,文科向理工的单向渗透方面有很多成果,在理工向文科的渗透方面进展缓慢。我校在理工向文科渗透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使文科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精神,为培养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良好
2001年两岸先后加入了WTO世贸组织,这决不意味着仅仅是两岸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必将给炎黄子孙的大地带来思想文化全方位的巨大影响,两岸博物馆事业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纵观加入WTO后,各国文化现象、文化观念、文化产业运营方式的进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都将对中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带来多方位的冲击。同时,对博物馆事业而言,从理念上,管理运营上以及博物馆的开放性和文化多元性所
加拿大文明馆馆长麦唐纳提到过某馆参与Imax影片制作的目的,是期望五年内获得一千两百万美元的收益。(何传坤等摘译,1995)因为麦唐纳馆长早已预见博物馆即将面临自给自足的命运,所以积极开发影视媒体的新机能,以备将来博物馆财源有所匮乏时,能以先驰得点的行销创意,因应全球性经费消减的趋势,本文介绍了行销的定义,阐述了行销管理哲学的演进,浅谈了有效的推广与行销的关系。
在林林总总的客家文化研究论著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客家精神的论述。每当家国有难之时,便是英雄辈出之日。宋元之交、明清之交一直到近代的戊戌政变、中法战争、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以及著名台湾的北埔事件,都可以看到客家子弟前仆后继谱写出的英雄篇章。要认识这种英雄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需要做多学科的研究,只有如此,才能将它的各个侧面深入细致地展开。为此,本文选取了三位客籍代表作家作为分析的样品,试着从客家
本文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伏羲画卦以来,历经三皇五帝,通过夏商汇万川而成巨流,始成于周朝。周公旦备万法于一身,使得周朝文化蔚为大观,而后孔子又“从周”集当时各种思想文化之大成,渊渊如海,与其师从过的老子一起,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路向奠定了万年基调。中华历史文化精神绵延五千年乃至七千余年,前后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的和合交融。总体而言,先有诸子百家争鸣而内部交融,中有本土文化与外来佛学内外交融,后又经儒释道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精神特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尤其在教育理念及政治制度中最能显现出来。儒家重视人格的涵养及身体力行的实践工夫,而教育即是儒家落实其理想的主要管道,也是儒家对传统社会影响最大的地方。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由于各种文化、社会势力的汇聚,出现了典范更替的契机。在“抗衡文化” 对主流文化强烈的批判声中,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卡荪出版了《寂静的春天》,对主流文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出当头棒喝,直斥其为愚妄的文化:“‘控制自然’乃是一句自大嚣张的话,属于生物学与哲学的蒙昧时代,妄以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自然是个概念化、抽象化的名词,因此史耐德比较喜欢用生态系或荒野来称呼,以凸显自然的具
本文介绍文章写作技巧,不外乎主题明确,情感真挚,结构完整,意象新颖等,这本属老生常谈,不容易再有新的发明。但是当年夏丏尊(1885-1946)、叶圣陶(绍钧,1894-1988)两位先生合力推动写作教学,却造成空前盛况,且影响深远。他们提倡写作,不遗余力,先后完成《文章讲话》、《文心》等书。其中《文心》一书用故事体,以深入浅出、随兴漫谈的方式,谈论文章写作知识,把国文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生活镕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