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的心理基础探析

来源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它属于民族问题范畴,处理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搞好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民族团结是马列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正如毛泽东所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追溯“团结”词源的基础上,本文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民族团结心理及其结构、影响民族团结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采用复杂性科学方法论视角来探讨民族团结心理,除了关注形而上的内容外,还需要关注形而下的微型活动,要更多地融入生态学理念。
其他文献
历史名人是城市重要的特色文化资源.本文拟以杭州名人纪念馆管辖场馆的空间分布为例,说明名人纪念馆在文化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先通过解读设置司徒雷登故居为纪念馆、新建
在一定区域内随着时间推移,相同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促使当地的居民产生了相近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礼仪风俗,并在历史演变进程中不断地发展沉淀,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区域文化
当人们从对宏大叙事的关注转向对私人叙事的关注时,以往隐在后台的,常常被历史忽略甚至遗忘的那些人或事便走向了前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利奥塔批判了普遍
浙江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在文化浙江建设中大有可为.自进入新时期以来
本文提供的是对中国某民族高校五名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的民族志研究。研究并不仅仅关注这群人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的生活,还关注到他们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过渡时期的角色转变。目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即"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①在针对各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在中国民族教育研究领域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因注重文化视角和参与式调查,教育人类学范式下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教育研究的发展.受到上述
在全面强调以“三民主义”为宗旨,举国上下抵御外侮、全面抗日的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刘曼卿的《边疆教育》以人文的、殷切的关怀探讨着边疆教育事业的实施与发展。刘曼卿的
继彭亚华博士对美国教育人类学《人类学与教育季刊》的相关著述之后,本研究是对教育人类学另一国际学术期刊——《民族志与教育》的引介,以期抛砖引玉.该刊创办于2006年,在英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以来,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的战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