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关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述评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发展与争鸣期和深化期;目前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讨论集中在教育要不要回归生活世界,教育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和教育怎样回归生活世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它有待用一种现实人的眼光、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真正实现教育对人的关怀。
其他文献
梅贻琦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大师论”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传世经典,而且也是其大学教育思想的精髓。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师资为大学第一要
上海南市区老年人群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李立明1周杏元2曹卫华1祝国英2詹思延1林益强2李草凡1胡兵2曹家琪1张金峰2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由于中国人口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
期刊
考察人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发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有两种典型模式:一体模式和分离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只有辩证地分析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构建教育与生活的
会议
尼采认为历史的价值在于服务生活;对应于三种“生活者”,历史可划分为纪念式、好古式、批判式三种类型;历史若超过生活需要的程度,形成历史过量会给生活造成危害;历史由有生
教师幸福的课堂生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对幸福的领悟,自由施展教学艺术,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产生的一种教育主体的愉悦的生存状态。这种生活具有精神性、教育性、关系
会议
在人类活动早期,人们在社会交往生活中沟通感情、增长智能、获得经验,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随着学校的诞生,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一个误区一一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导儿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
期刊
从教育的源头来看,人创造教育是以人的幸福生活为根本旨归的。然而,由于实践理性和工具主义的盛行,教育逐渐走上了背离人甚至是压迫人、摧残人的歧途,成了扼杀人的幸福生活的
伴随教育竞争的加剧,当下教育越来越多地为理智化训练所充塞,越来越趋于单一化,这样的结果是生命本身的单一化与生命意义的缩减。教育必须充分面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人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