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业废物对尾矿生物氧化抑制效果的研究

来源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农业废弃物抑制矿山酸性水产生,是一种以废治废的绿色环保理念和方法,值得深入系统研究.本研究在嗜酸硫杆菌培养液添加核桃壳、茶籽壳,初步探讨其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浓度50%的乙醇,在料液比1:15,温度50℃下浸提1h,提取核桃壳多酚类物质,并比较核桃壳及其乙醇粗提液对矿山废水产酸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核桃壳浓度达到3g/L能明显抑制菌的生长,添加茶籽外壳浓度达到20g/L为其最小有效抑制浓度,在较低质量浓度下(3-10g/L),核桃壳抑制效果优于茶籽壳;核桃壳乙醇粗提液多酚类物质含量为1.68μg/g;核桃壳及其乙醇粗提液对氧化亚铁硫杆菌产酸的抑制效果依次为:乙醇粗提液>核桃壳粉添加组>空白组.
其他文献
为改善拜耳赤泥对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效果,选用焙烧改性和盐水焙烧联合改性两种方法对其改性处理。通过淋滤实验发现,改性后拜耳赤泥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原赤泥与改性赤泥的淋滤出水pH、碱度特征差异明显。与原赤泥相比,两种改性拜耳赤泥更能有效提高酸性废水的pH,使它们对Mn2+、Zn2+、Cd2+、Co2+、Ni2+’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得到提高。另外,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焙烧改性拜耳赤泥的去污能力逐渐减
本文采用微波辐照-CaO催化组合工艺,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此方法的最优工艺条件,并对COD及氨氮去除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CaO组合工艺对渗滤液中COD及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进一步考察不同因素对微波-CaO组合工艺去除COD和氨氮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800W、CaO用量10g/L、辐照时间为4min,此时渗滤液COD和氨氮
近年来,生态浮床技术在自然水体污染物治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浮床在自然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方面表现突出.作为由“曝气单元(微孔曝气系统)+微生物处理单元(组合填料)+水生植物单元(生态浮床)”组成的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试验平台,微生物处理单元(填料系统)是影响试验平台对污水中氮元素去除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污水的处理的静态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填料类型情况下微曝气强化生
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社会经济、人类、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湖泊水体中水生生物特征进行研究,将多种生物指数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了一整套反映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定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从而为湖泊水体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指出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湖泊水体环境质量综合整治以及恢复活动开展频繁,健康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环境也逐渐被人类行为所损害,这对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本文对水环境的定义、我国水环境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改善水环境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强节水措施的采取,加强对水资源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修复工程的推进。
本文研究了低磷(0.05mg/L)、中磷(0.50mg/L)和高磷(5.00mg/L)三种不同磷浓度下,35℃高温胁迫3d、6d和12d后的铜绿微囊藻生长恢复过程.以25℃为对照,测定了生长过程中细胞密度、叶绿素a、胞内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低磷和中磷条件下,35℃高温未成为限制条件,反而引起细胞活性增强,促进细胞生长;而高磷条件下,温度成为限制因子,抑制藻的生长,第12d细胞密度仅
为了研究草酸促进光助Fenton处理技术特点,本文以炼化废水为目标物,设计了动态反应装置,并且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草酸促进光助Fenton动态处理技术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草酸投加量为0.11 mmol/L,H2O2投加量为6.6 mmol/L,Fe2+:H2O2为1:60及pH为6.0条件下,在100 W汞灯条件下反应5 min后,TOC去除率为52.66%.此时残留TOC约为21.10
文章分别综述了两种工业副产物(脱水铝污泥和酸中和残渣)对污水中氮去除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微生物脱氮效果的因素如温度、PH值、溶解氧、碳源有机物等进行了讨论.文章同时提出了联合运用两种副产物的思考,对于高效脱氮除磷和新型资源化利用处理方式提出展望.
针对目前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OMBR)存在的盐度积累问题,借助微滤(MF)膜允许溶解性盐透过的特性,开发了基于MF和正渗透(FO)技术的新型膜生物反应器(MFO-MBR).为了验证MFO—MBR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本文对MFO—MBR和O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虽然MF的出水劣于FO膜的出水,但是可以直接用作城市杂用水,而FO膜的出水在经过RO处理后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
实验研究了曝气与加碱耦合工艺除磷的可行性.曝气一方面可以提升水体pH值,降低水体碱度,另一方面使废水保持流化状态,减少搅拌过程.利用普通流化床结晶反应器,以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为处理对象,实验考察了初始pH值、曝气量和曝气时间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同时,进行连续流实验,考察不同停留时间(HRT)下反应器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9.0~9.5,曝气量为1.3L/h,HRT为1h的条件下可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