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在中国早有身影,只是未将其普及扩大,如今借助外国的这股"翻转课堂"之风,中国开展起翻转课堂教学.但是在中国基础教育的现有基本情况下,翻转课堂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遇到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在针对基础教育中各角色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上海的基础教育治理为每一所学校的自主发展敞开空间并予以促进和支持,这是该市基础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站在每一所学校主动发展的角度,上海基础教育的治理格局表现为三个方面.(1)治理目标:激发并释放基层教育组织的内生活力、由此通过内涵发展实现区域教育系统的高位均衡发展.支撑这一目标的是公共服务理念、治理理论和主动改革开放的智慧.(2)治理路径:在区域层面采用"绿色评价"和发展性督导等直接行动
中国一直在努力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教育来兴国强国.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招考改革新政的颁行及相应实践改革的推进,令招生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此次招考改革内容,列举出"指标到校"政策具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热难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个方面的价值诉求,尝试分析"指标到校"政策的适切性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2013-2016年,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仍存在明显的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三个层面: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结构不合理,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分配不均和使用结构不合理.针对问题,提出建议,稳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同社会中其它行业一样也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的内涵、特点及其与高等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分析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从创建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综合平台、搭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支撑平台、建设学校后勤管理保障提供资源化平台、创建互"联网+"的全员化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对策.
校园欺凌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惩戒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途径.而教育惩戒流失存在较多因素,如对校园欺凌性质的特殊性质及意涵认知不清,对惩戒、惩罚、体罚等管制行为失范学生的相关概念混淆,同时惩戒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错位等.校园欺凌惩戒权的理性回归,是在对相关概念的清醒认识基础之上,以人文伦理构建惩戒权回归的德理环境,以惩戒权的教育立法的法理性构建惩戒权的权责统一.
共享型领导作为新的团队领导方式,是教师团队自省中的领导方式.本研究通过对东部沿海某省的省会城市T学校进行为期4个月的蹲点调查,全面掌握了教师团队自省中涌现的共享型领导方式.研究发现在共享型领导的实现中往往会遇到组织结构抗拒、组织制度失范、组织环境困扰以及教师个体价值取向异化等方面的现实阻力.规避这些阻力,必须通过"解冻—变革—再冻结"变革模式,充分激发团队领导变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失时机地将团队
当前智慧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引领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智慧教室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而乡土文化作为兼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宝贵的文化资源亟需得到传承.因而,在智慧教室环境下针对乡土文化进行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推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也是对广大农村地区较之城市课程资源相对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以来,预计人口将在未来几年迎来较大的增长,新生儿童的增加对中国教育提出"量"和"质"上的要求.在当前提出的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民办教育面临如何办好学校、实现盈利等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本文从民办学校教师的满意度着手,分析民办教师对教学工作、学校文化等方面的认知,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进一步探究民办教师的满意度,提出政府应当对于义务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对民办教师
教育管理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在教育系统中的体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度,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以互联网平台为主的一系列信息技术融入教育管理现代化系统之中.本文首先对教育管理现代化内涵及其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进行综合论述,并从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器物层、制度层及观念层三方面入手,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管理现代化带来的影响、变化及机遇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其举措和行动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落实管办评分离就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走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途径.本文在总结传统的"一元管理"模式的弊端的基础上,分析了治理理论在解决行政本位泛滥、学校办学主体缺失、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上的适切性,最后从转变政府教育职能,深化"去行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