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牛β-Lg基因PCR-RFLP与泌乳性能的相关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w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奶性能是奶牛的重要的经济性状,采用传统的选择方法对产奶性状进行选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选择效率较低。PCR-PFLP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已经被应用于奶牛的选种与选育中,并取得了一定进展。β-乳球蛋白((B)-Lactoglobulin,简写为β-Lg)是乳清蛋白(Whey protein)的主要成分,β-Lg基因被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共检出A、B、C、D、E、F与G七种变异体,各组分以不同的复等何基因形式存在,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自Aschaffenburg和Dreary(1955)首次运用纸上电泳对荷斯坦牛β乳球蛋白进行分析,发现β-Lg存在两种遗传变异体以来,有关乳蛋白遗传多态性,已有了大量的研究报告。目前,在DNA水平上对荷斯坦奶牛β-Lg基因进行的研究较多,但结果不一致:β-乳球蛋白的功能尚不明确,据实验推测β-Lg可能与视黄醇、乳脂在新生幼仔肠道中吸收有关。β-Lg基因是5’侧翼区研究较多的蛋白基因,试图弄清楚β-Lg A和B等位基因不同表达的原因。一般而言,5’侧翼区的突变对乳蛋白基因的表达和乳产量、乳成分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PCR-PFLP技术,分析了荷斯坦奶牛在β-Lg基因和β-Lg5’侧翼区两个基因座上的遗传多态性,为奶牛的早期选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枇杷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并获得小孢子愈伤组织,本试验对花药不同预处理,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及浓度进行了研究。发现:没有进行适当预处理的花药最终没有愈伤组织形成。将花药于黑暗中进行低温预处理较其他处理更有效,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57.78%。热激处理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5.78%,而高渗透压处理和离心则形成较少愈伤组织。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愈伤组织发生的
以人工杂交获得的三倍体枇杷为试验材料,以亲本基因纽DNA分别为探针和封阻DNA,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三倍体枇杷的杂种鉴定,并优化了GISH流程,结果表明:以亲本之一基因组DNA为探针,用另一亲本基因组DNA按探针浓度40倍的比例进行封阻,可以准确区分出三倍体枇杷杂种体细胞中不同来源的染色体,17条来自父本,34条来自母本,且没有发现明显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易位和倒位等。
本研究以‘早钟6号’和‘长红3号’两个枇杷品种为试材,调查了两品种早花果和晚花果生长发育动态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两个品种的早花果均比迟花果大。果实呈S型生长动态,其发育明显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Stage Ⅰ)为果实膨大缓慢期,包括细胞分裂期;阶段Ⅱ(Stage Ⅱ)为快速膨大期;以及阶段Ⅲ-生长减缓期(Stage Ⅱ)。早花果果实发育的Stage Ⅰ长于迟花果,这足早花果发育期长和果实大
以“青种”、“霸红”和“鸡蛋白”三个枇杷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5月3日之前,三种枇杷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缓慢;之后则迅速积累,存在着明显的转折点;5月23日之后积累速度趋于平稳。三种枇杷地发育过程
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早期果肉及不同大小胚珠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激素间的平衡(比值)作用。结果表明:开花当天至花后20d,胚珠中IAA、ZR、iPA与GA3的含量都较高,并都分别出现了一次高峰,有利于授粉、受精及坐果:花后35~80d,果肉IAA、ZR与GA3的含量及其与ABA的比值均极硅著高于胚珠,有利于幼果发育。幼果发育过程中,果肉IAA/GA3与IAA/(ZR+iPA)的比值在
目前国内尚无有关蚯蚓粪肥地白沙枇杷上肥料试验的相关报道,为了摸清蚯蚓粪肥对白沙枇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我们地冠玉上开展了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蚯蚓粪肥当年增产达163.01%,肥效持久,第二年增产172.27%,两年平均增产167.64%;单果鲜重提高3.98%:干物质提高5.22%、氨基酸总量提高2.96%,水溶性总糖提高2.70%,尤其是水溶性总糖提高10.05%;可溶性矿物质(电导率)提高
大五星枇杷果实在5℃温度下锻炼6 d后,再在冷害温度(0℃)下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直接进行低温贮藏相比,可以明显降低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果实腐烂率,并且水分散失减少,果实褐变程度减轻,果实可溶性固彤物下降减慢,果皮容易剥落,风味好,汁液丰富。同时,可明显延长果实存销售过程中的货架期。因此,枇杷果实采用程序降温贮藏技术,可以增强果实抵御低温冷害的能力,较好地保持枇杷果实品质和延长果实货架期。
以“大五星”枇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保鲜膜和保鲜剂处理对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8℃冷藏条件下,用厚度为0.02mm并打孔处理的LDPE保鲜袋贮藏效果较好,贮藏28天,其果实的腐烂指数最低为14.4%,失重率仅为2.44%,袋内几乎无结露现象发生,能延缓果实TSS、TA、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递减速度,贮藏末期果实的品质好。从不同保鲜剂的处理效果可得,8℃冷藏条件下,枇杷果实经世高和卡多赞处
四川乳肉兼用牛是以西门塔尔牛为主要父本,以我省本地黄牛为母本进行杂交的基础上,导入了荷斯坦牛血缘,经过不断选育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较高乳、肉生产性能,并能有效适应我国南方高温、高湿的自然气候和农区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的兼用型牛群。为了能清其肉用生产性能,笔者分别采用易地持续育肥和阶段育肥两种方式及不同营养水平对四川乳肉兼用牛进行了肉用性能的研究。第一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解四川乳肉兼用牛在我国南方条件下
犊牛的培育工作是养牛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个时期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并影响到牛成年后的体型和终生的生产性能。这是因为犊牛时期的生理机能正处在急剧变化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犊牛本身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特性,但是这些特性不一定会在它的生命过程中全部显示出来,关键在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能够对犊牛个体进行塑造利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促使其某些优良性能充分显示出来,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也是某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