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CO2分离α-,β-甲基-2,3,4,6-四-O-乙酰-D-吡喃葡萄糖苷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z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糖类化合物端基异构体的化学结构相似,对其高效大量提纯制备一直无有效的分离方法.本研究中,我们利用α-甲基-2,3,4,6-四-O-乙酰-D-吡喃葡萄糖苷在CO2中的初始溶化点比β-甲基-2,3,4,6-四-O-乙酰-D-吡喃葡萄糖苷的低约2.30 MPa这一相变点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压CO2分离α,β-甲基-2,3,4,6-四-O-乙酰-D-吡喃葡萄糖苷的方法,实现了上述两种端基异构体的有效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α-异构体或β-异构体.
其他文献
采用超临界CO2、 H2O和表面活性剂TMN-6构建了水包CO2的乳液体系,并利用高压落球粘度计测试了乳液体系的粘度值,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MN-6的浓度、CO2压力、温度以及H2O/CO2比对乳液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形成了稳定的CO2/水乳液体系之后,粘度增加十分明显,且乳液体系的粘度随表面活性剂TMN-6的浓度的增加、CO2压力的升高、温度的降低以及H2O/CO2比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
针对scCO2与水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形成的CO2/水乳液(水包CO2)体系,含氟以及含硅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乳化效果但价格昂贵并污染环境,商用碳氢类表面活性剂构建乳液的稳定时间较短且CO2相(分散相)体积分率不高。因此设计、合成了以醋酸乙烯酯(VAc)和马来酸二丁酯(DBM)形成的交替共聚物为亲CO2端,以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为亲水端的两亲性表面活性剂,在高压乳化装置中
本文通过引入乙醇、丙酮、正庚烷等共溶剂组成CO2+共溶剂体系,通过改善溶剂-溶剂和溶剂-溶质相互作用增强聚合物与CO2的相容性。多尺度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共溶剂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均能改善超临界CO2和PVAc的相容性,且随着共溶剂含量的增加,PVAc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越强。由于乙醇本身的溶解度参数较大,且与CO2形成明显的氢键作用,大幅度增强了其与CO2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体系的溶解度参数,增强了溶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 ++G(d,p)理论水平下计算了CO2、CO和H2与四庚基四氟硼酸铵([thepAm] [BF4])的相互作用.计算得到,[thepAm][BF4]与CO2、CO和H2的相互作用能分别为-26.62 kJ/mol、-13.51 kJ/mol和-7.23 kJ/mol.进一步利用COSMO-RS理论计算了三种气体在313.2 K,0.1~1
本实验利用石英毛细管反应器结合拉曼光谱技术测定邻二氯苯在亚临界水中的溶解度并分析其溶解机理.结果 表明:在257~294℃温度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通过拉曼光谱技术,观察到水3250 cm-1处(全氢键)的峰随温度的升高峰强减小,频率不变,而3600 cm-1处(部分氢键)的峰则随温度的升高强度缓慢变大.3250 cm-1处的峰变化规律与介电常数变化规律一致,说明介电常数的减小很大程度
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微型可视石英毛细管作为平衡釜结合冷热台、加压系统及拉曼光谱,以正辛烷为研究对象,研究地质封存条件下CO2-石油模型化合物体系膨胀系数。实验通过在正辛烷与气相/超临界CO2之间注入一段水柱(水封)以防止正辛烷汽化,并利用CO2-正辛烷拉曼峰高比(υCO2/υC-H)变化判断体系相平衡情况。实验结果表明,CO2-正辛烷体系的体积膨胀系数随压力(1-10 MPa)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
超临界流体以其溶解度性好,密度适中,粘度低,扩散系数大等优点在萃取工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现有的溶解度测定装置多为动态法,需要控制系统动态平衡,操作复杂,且存在阀门易堵塞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用于测定中等温度、压力下(小于230℃,20 MPa)测定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装置,获得了初步的数据,实验测定得到咖啡因在141℃,13.3 MPa条件下,在超临界氨中的摩尔溶解度为0.91%,后续的工作
Red pepper seed oil is valued for its nutritional and for solving resources wasting.The most obvious feature is that the content of linoleic acid is high.In this research,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
亚临界流体技术是在超临界流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与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并迅速发展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新型技术。首先从亚临界流体的定义、应用、具体发展概况三方面进行了表述,其后具体介绍了亚临界流体在萃取方面的应用,最后详细叙述了亚临界R134a(1,1,1,2-四氟乙烷)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前景。
超临界CO2具有廉价、无毒、惰性、似气的强传质能力和似液的强溶剂能力;离子液体具有液态温度范围宽、蒸汽压极低、电导率高、阴阳离子可设计调控等特殊性质。将两大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与超临界CO2结合起来,构成两相或多相反应体系,或构成反应-分离耦合体系,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组近年来致力于超临界CO2与离子液体体系基础性质及应用研究,采用不含氟的表面活性剂与合适助剂,构建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