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212例修复体会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全国鼻整形美容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47997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唇裂修补术后,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一般又有新的不同程度的唇鼻部畸形出现,而且有些唇鼻部畸形要到患者发育停止后才稳定,所以常需要进一步作畸形整复手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唇部畸形和鼻部畸形的修复手术方法;探讨了单侧唇裂修补术后常见的唇鼻部继发畸形;提出在重置固定鼻翼软骨时,注意两侧鼻翼软骨各自的角度和协调关系;在进行唇鼻继发畸形修复中,应按以下顺序进行:即先修复唇部畸形,继修整患侧鼻孔及鼻底。然后悬吊鼻翼软骨,修复鼻尖,鼻翼塌陷及延长鼻小柱,这样的顺序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其他文献
会议
为了能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达到鼻延长的效果,本文选择了膨体材料,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该材料稳定性强,和组织相溶性高,无排斥反应,可塑性好,柔软适中,术后无透光。为防止膨体的微孔结构或有深部微孔消毒不彻底而引起感染,术前可采用高压灭菌避免感染。
目的:探讨耳软骨联合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支架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2010年11月~2012年8月对42例鼻尖扁平钝圆患者采用耳软骨联合鼻中隔软骨移植的方法,重建鼻尖支架,施行鼻尖整形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42例患者鼻部外形良好,鼻尖抬高,术后肿胀及疤痕反应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手术效果明确,鼻尖形态持久,且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目的:探讨自体骨联合人工骨在唇腭裂术后鼻底凹陷畸形整复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2011年09月~2013年04月对34例唇腭裂术后畸形行二期手术时应用自体骨联合人工骨植入的方法修复鼻底凹陷、口鼻瘘及牙槽突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34例患者鼻部外形改善,鼻底丰满,未见牙槽突裂和口鼻瘘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自体骨联合人工骨植入可修复唇腭裂术后鼻底凹陷、口鼻瘘及牙槽突裂,植入骨成活率高
目的:比较中国人鼻骨骨膜与鼻背深筋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差异,为隆鼻术选择适宜的假体置入层次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例中国人新鲜成人尸体随机分成2组,分别测定鼻骨骨膜与鼻背深筋膜的断裂强度、应力—应变、应力松弛等生物力学指标,计算机自动描记应力—应变曲线及应力松弛曲线.结果:鼻骨骨膜的断裂强度为(3.9704±0.3607)mPa,鼻背深筋膜的断裂强度为(2.7809±0 3704)mPa,鼻骨骨
目的:探讨双向v-y切口结合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对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综合整复效果.方法:鼻小柱处设计两个方向的V形切口,应用双V-Y成形法延长患者的鼻小柱;切取中隔软骨,塑形为长条状,整体植入中隔和患侧鼻翼之间,支撑鼻小柱、鼻尖的同时,利用软骨弹性挑起患侧鼻翼,结合鼻尖整形、隆鼻术及患侧鼻孔改形皮瓣进行综合整复.结果:自2007年11月-2012年6月间通过本方法临床治疗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48例,
本文介绍一女性患者,鞍鼻、鼻头鼻尖发育不良、梨状况周围凹陷,建议应用自体肋软骨进行鼻部综合整形。术后第10天患者发现左鼻孔少许淡黄色渗液、无鼻部疼痛及发热,经当地抗炎治疗(应用抗菌素静点、具体不详)、无好转,遂于术后第13天来院复诊。遂行“隆鼻术后探查”,术中发现鼻部创腔未愈合、创腔内少许淡黄色粘稠透明液体、移植软骨呈灰白色、无血运、无明显感染征象、缝线己松动、软骨及假体己略移位。遂应用双氧水冲洗
本文以鼻部解剖学的认识为基础,将鼻部整形分为鼻梁与鼻尖两大部分探讨,通过大量案例总结,剖析各种鼻整形技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本文根据歪鼻的病理形态表现提出以下分类方法:骨性歪斜,软骨性歪斜,混合性歪斜三类。据此,可以更加明确地予以实施手术方案。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整形术中的并发症及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得出解决办法。方法:观察6年来1800例假体的使用方法,并进行随访,了解到e-PTFE合并感染的位置在鼻尖部的占99.8%,通过检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e-PTFE材料为多孔结构,而鼻尖部皮肤薄弱且毛孔粗大,增加了术后感染比率,因其多孔状结构,感染较易在材料内扩散,而且因为血运差,感染发生后抗生素的治疗几乎没有作用.结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