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与凝血栓蛋白-1关系的初步探讨

来源 :2008江苏省心血管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的研究发现在冠脉粥样斑块中,冠脉狭窄的严重性和斑块中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新生血管的大量出现是粥样斑块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因胸痛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外周静脉血中TSPs-1在PCI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凝血栓蛋白-1(TSPs-1)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的逐渐增多,冠状动脉无再流、慢血流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无再流、慢血流现象的出现使患者死亡、再梗死及
会议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疼痛是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常是一种难以忍
会议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但是,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血管再通治疗术后易发生再狭窄,且缺乏理想的解决办法。研究已发现梗死后
近些年来,女性 成就越来越高已成为一个社会趋势。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趋势的出现?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宇通过探讨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男女不平等,或者说妇女的地位低于男性,这在历史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很多文化、很多国家都存在,而且这种现象持续了很久。  为什么以前妇女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她们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她们的权力比较小?她们的影响力比较小?而今天她们已经赶上了男
期刊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技术为创伤性诊断治疗方法,手术难度大,费用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着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本文着重就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药物涂层支架被认为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它能够显著降低再狭窄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使PCI术最困扰的再狭窄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仍有5[%]-10[%]的患者有发生再狭窄可
尖端扭转型室速最早由法国著名心脏学家Dessertenne在1966年描述并命名。由于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病人,绝大多数伴有原发或继发性QT间期的延长,因此,存在QT间期延长几乎已成为尖端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s, CAF)是指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与右侧心腔、冠状静脉(或冠状静脉窦)、肺动脉干及左侧心腔相连的畸形。本文介绍了一例经导管弹簧光圈
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目前药物和介入治疗主要通过缩小缺血范围,恢复缺血区存活心肌的血液供应,延缓左心室重构以改善患者预后,但都不能修复已坏死的心肌组织,目前骨髓干细胞心
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伴随着大量的能量输出,该文旨在对“隐含”在产品进出口背后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工具提出较以前研究更准确的计算模型,对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