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中铁载体产量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关系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东北三省暨内蒙古自治区免疫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临床分离的77株肺炎克雷伯菌为研究对象,分析铁载体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相关性,阐明肺炎克雷伯菌中铁载体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是否相关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临床收集77株肺炎克雷伯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菌铁载体产量.K-B纸片法和MIC实验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性.PCR扩增GyrA基因和AcrAB外排泵基因,并对QRDR区进行测序分析.检测外排泵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加入前后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的MIC值的变化情况.通过活性氧簇检测加入Fe3+和环丙沙星前后细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铁载体高产组对环丙沙星耐药率69.23%明显高于低产组42.11%(P<0.05),细菌铁载体产量与环丙沙星耐药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当用外排泵抑制剂CCCP处理时,铁载体高产组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明显降低(P<0.01).铁载体高产菌株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低于低产菌株(P<0.01),细菌铁载体产量与其氧化应激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铁载体高产组细菌的氧化应激水平仍低于低产组(P<0.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均产铁载体,铁载体产量越多,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越高.铁载体可以通过抑制环丙沙星所致的细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促进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
其他文献
目的:传统抗生素在人畜疾病预防领域长期应用,尤其是饲料中预防性抗生素的全面使用,由此带来的人和动物药残和病原菌耐药性形成等问题;乳铁蛋白肽是一种新型抗菌肽,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在乳酸乳球菌中进行表达,获得所需蛋白,其应用到于饲料添加剂中,拟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抗生素.
The free radical nitric oxide (NO), a main member of neu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a gaseous molecule produced by activated microglia, has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neuroinflammation.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n cause superficial infections or more serious invasive diseases in humans and animals.Development of a multicomponent vaccine containing several 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s is
研究背景 脑心肌炎病毒是一个无囊膜的单链小RNA病毒,该病毒能引起多种哺乳动物发生心肌炎和脑炎,还能引起神经疾病,繁殖障碍和糖尿病.EMCV经常被作为糖尿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模型,在免疫学研究中EMCV也作为双链RNA刺激物来研究toll样受体和胞质受体,但宿主蛋白如何参与EMCV复制的研究却经常被忽视.
会议
目的 通过对伯氏疟原虫有性阶段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旨在筛选新的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从疟原虫数据库中选择的有性阶段高度保守的编码蛋白的基因,转化大肠杆菌RGB,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纯化后免疫6-8周龄BABL/c小鼠,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滴度,Westen-blot检测血清抗体特异性。结果 ELISA检测血清抗体效价为1:3
会议
目的: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一种天然的、能与铁结合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80kDa.它不仅参与铁的转运,而且具有抗微生物、抗氧化、抗癌、调节免疫系统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猪乳铁蛋白—PLF与LF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并在防治仔猪腹泻、对仔猪免疫调节作用及防治仔猪缺铁性贫血等仔猪疾病防治上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极具开发潜力的饲料添加剂.方法与结果:本实验构建了大肠杆菌表达系统pET-3
研究背景:激活素A (Activin A)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超家族的成员,其表达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相关,如肝脏及肺脏纤维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脑损伤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素A表达异常,但有关激活素A的生理病理学作用还远未阐明.目的:本文仅就近年实验室在激活素A神经营养与保护作用、参与心梗后心肌纤维化过程以及调控巨噬细胞活化方面的新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小鼠腹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分离株pvstp1基因编码胞外区多态性特点.实验材料和方法:在我国疟疾流行季节,分别于疟疾高密度混合流行区云南省,中低密度单一流行区浙江省和湖北省采集间日疟原虫感染患者样本,Giemsa染色,镜检原虫感染情况.制备阳性感染样本指尖血滤纸片,采用QIAamp DNA mini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gDNA,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pvstp1基因编码胞外区.常规方法通过
目的:检测Surf 10个家族成员在恶性疟红内期的转录表达模式.材料和方法:常规方法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3D7A和3D7B株(实验株),及MS814A1和MS814A5株(野生株,来源:泰国).采用Percoll和5% Sorbitol(山梨醇)同步化处理上述各培养原虫株后,每8小时收集样本,连续收集56小时.提取样本RNA进行反转录获取cDNA.采用实时定量RT-PCR (Real time RT
目的:检测血清中的sIL-2R、IL-8和TNF-α的水平以及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来探讨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合理防治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结直肠癌提高微观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09年6月到2012年9月松原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晨起空腹抽外周静脉血3ml,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L-2R、IL-8和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