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临床治疗情况随访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目前重型地贫患儿传统治疗方法的现状,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以电话访谈的方式对在我院血液科输血治疗的41例重型β地贫患儿基本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预约来医院调查,以问卷调查及病历资料复习的方式收集41例患儿输血、去铁及费用情况和出生相关因素资料.结果:(1)41例地贫患儿输血情况:37例患儿中重度贫血(Hb)才开始输血,占90.2%;仅4例患儿Hb90-105g/L即开始输血,占9.8%.3例患儿未规律输血,1例因经济原因,1例因路途遥远,1例因缺乏对本病基本认识.(2)铁负荷及去铁情况:41例地贫患儿中34例近半年监测了铁蛋白,占82.9%,铁蛋白>1000ng/ml者31例,占91.2%.41例患儿中10例较规范去铁治疗中,占24.4%,1例应用地拉罗司,另外9例使用去铁酮.20例患儿未规范行去铁治疗,间断使用去铁酮或去铁胺或二者联合去铁治疗,占48.8%.11例未开始去铁,占26.8%.(3)生活状况分析:6例患者未接受义务教育,占14.6%;能正常生活及生活可自理的患儿34例,占82.9%;需要照顾或特殊照顾的患儿7例,占17.1%.月均输血费用(报销后)(767±308)元;10例去铁剂用法规范化的地贫患儿月均去铁费用(1414±374)元.结论:地区地贫患儿尚缺乏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输血与去铁费用较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较差,亟待有关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的Aiolos过表达,探讨上调Aiolos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alm-6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Aiolos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Nalm-6细胞系.实验分3组:(1)过表达组(转染PWPURO-Aiolos,Aiolos组),即上调Nalm6细胞中Aiolos的表达;(2)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组),即转染GFP病毒;(3
目的:报道1例儿童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探讨此类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按照2005年WHOEORTC分类中明确限定的SPTCL的诊断标准,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复习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患儿8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取左侧腹股沟处带
目的:虽然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成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已有多年历史,目前ATG也已成为无法进行同胞全相合供体骨髓移植的再障患者的首选药物疗法.但是,有关ATG治疗再障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探索与研究在儿童治疗中的药代动力学,为完善ATTG疗法,以及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研究创造条件.方法:6例儿童获得性再障,随机选择应用R-ATG(美国Genzyme公司)和R-ATG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衰的患儿64例,年龄为3月至2岁,平均8月龄,经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在常规洋地黄强心,呋塞米利尿以及卡托普利扩血管治疗基础上,予以米力农治疗.以同时期未予以米力农治疗只给以常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衰的患儿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
目的:研究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BSP和RT-PCR检测正常人外周血和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结果:正常健康小儿外周血DAPK1基因启动子CpG岛CG位点呈无或低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10%),mRNA表达正常;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DAPK1基因启动子表现为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60%~90%),
目的:总结23例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围术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经验,探讨起搏器植入治疗儿童CHD相关性完全性AVB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植入永久起搏器的CHD患儿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2.8±2.5)岁,体重5~27kg平均(10.7±6.8)kg.其中植入心内膜起博器7例,植入心外膜起博器16例.
目的:分析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骨髓标本IKAROS亚型,探讨DN型IKAROS的发生频率与预后的关系,并初步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序贯进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治疗的所有B-ALL患儿137例,利用巢式PCR、Sanger测序、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IKAROS亚型的表达分析,并探讨DN型IKAROS的发生频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目的:B淋巴前体细胞又称Hematogone,在形态学和免疫学上与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极类似,通过明确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缓解后复查骨髓涂片出现"幼稚"细胞的原因,来阐明两者的鉴别.方法:对患儿的骨髓穿刺进行涂片、免疫分型、融合基因、FISH和染色体培养等检查.结果:患儿于诊断后7个月按计划进入维持治疗,按方案计划进行复查骨髓涂片示"原幼淋巴细胞"约13.5%,MRD监测为阴性,休疗1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急性肾损伤(AKI)患儿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及血液动力学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于贵阳市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和PICU行血液净化治疗98例次的小儿急性肾损伤的患者3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月至14岁.AKI诊断按照2004年ADQI和2005年AKIN分期,分析各型AKI的病因、发生率、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转归
目的: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方法: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己成为肝母细胞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近年来通过对肝母细胞瘤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己明显提高了其生存率.本片文章对肝脏切除、肝移植、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及局部治疗方面作一综述.结果及结论:希望通过论述可初步总结肝母细胞瘤的治疗原则,尤其是晚期病例的诊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