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锌配合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壳寡糖锌金属配合物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连续6周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按MDA水平分别设立壳寡糖组,硫酸锌组,壳寡糖、硫酸锌混合物组和壳寡糖锌配合物组,同时设置Vc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6周以后取血清、肝脏及肾脏,测定各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脏器指数等指标。结果 表明,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和肝脏中,T-AOC,SOD,CAT, GSH-Px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显著升高,肝脏指数与肾脏指数增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壳寡糖组,硫酸锌组,壳寡糖、硫酸锌混合物组及壳寡糖锌配合物给药,对以上理化指标均具有一地的改善作用。其中壳寡糖锌配合物组小鼠血清中SOD、CAT的活性显著提高,同时MDA含量减少显著;肝脏中SOD、T-AOC和GSH-Px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其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壳寡糖锌配合物能较好地抑制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有效缓解机体衰老,提高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其他文献
本实验应用吖啶酯(acridinium ester,AE)标记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方法对仿刺参体腔液补体类似物等免疫因子进行定量检测.建立了补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标准曲线,补体C3线性方程为:y=867.89Ln (x)+8963,相关系数为0.9949;补体C4线性方程为:y=3716.6Ln (x)+67101,相关系数为0.9970;测定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仿
为研究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其外衣壳蛋白VP5,将编码草鱼呼肠孤病毒VP5蛋白的基因M6插入至转座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a-M6,然后将重组质粒pFastBacHTa-M6转化至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并通过LB/Amp平板筛选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并测序正确后,再转化至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培养后进行蓝白斑筛选出显性白色克
在鱼类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研究鱼类体重相关的生物学现象和遗传学机制,通常需要对实验样本按照体重大小进行生物学分组。而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称取样本的体重和采集所需组织样本往往需要同时进行,如果在采样工作结束之后才发现未达到统计学分组的条件,势必需要再次进行采样补充样品,那无疑会对鱼类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增加劳动强度和产生不确定性。为解决上述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一种在采样的同时自动
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GCRVS11基因,设计针对S11基因不同位置的小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干扰序列,并将这些序列片段克隆到干扰载体pGpU6中,构建出4个shRNA干扰载体pGpU6S11-67、pGpU6S11-89、pGpU6S11-327和pGpU6S11-435.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4种shRNA干扰载体和pCDNA-NS26共转染入草鱼肾脏细胞(CI
;本文克隆得到了斜带石斑鱼3βHSDl和StAR基因cDNA全长。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克隆得到的序列为3βHSD1和StAR基因。对3βHSD1和StAR基因进行组织分布检测,发现这两个基因都主要在性腺中表达。推测3βHSDl和StAR能够在性腺水平,对类固醇合成过程起作用。对于3βHSDl和StAR基因在MT性逆转过程中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3βHSDl和St
三重基序(TRIM)蛋白是一类RING锌指结构域、B box结构域、Coiled Coil卷曲螺旋结构域以及其后C端不同结构域组成的大家族.TRIM蛋白在细胞内过程发挥多种功能,包括细胞发育、分化、凋亡和抗病毒免疫反应等.本研究主要针对草鱼中鱼类特有的finTrim基因(ftr51,fir67,ftr72,ftr82,ftr83,ftr99)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其蛋白质结构域,发现这6种基因蛋白质结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以Ca3 (PO4)2和卵磷脂分别作为无机磷培养基和有机磷培养基的唯一磷源,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菌株.形体特征为,淡黄色,短杆,产芽孢和青黑色,短杆.溶磷结果测试表明:经24小时的液体摇床培养,以Ca3 (PO4)2作为唯一磷源的培养液中,可溶性磷的含量达到14.87mg/1和13.71mg/1.将两种菌发酵培养48小时,按芽孢杆菌∶杆菌=1∶2的比例混合后,应用于养殖水体.结
本试验研究了混合植物蛋白(豆粕∶菜粕∶棉粕=5∶6∶7)替代鱼粉对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 ×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体营养组成的影响.分别以混合植物蛋白替代0% (FM60)、25% (FM45)、50% (FM30)、75% (FM15)和100% (FM0)的鱼粉,养殖12周.结果 显示:FM0组间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
The hemorrhagic disease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induced by grass carp reovirus (GCRV) leads to huge economic losses in China and currently no effectve methods are available for the pr
本文通过在不同温度、盐度、溶氧量条件下孵化叶尔羌高原鳅卵,为大量人工繁殖该鱼提供条件,每组只设置一个变化因子,其余因子参照同科鱼类资料设置最佳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对比中,在18-20℃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盐度变化条件下,盐度为3-4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差异极显著(P<0.01);在溶氧设置变化时,溶氧偏高的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