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工作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第十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工作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工作能力的因素。 方法:应用综合性工作能力指数表(CWAI),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417名工人进行现况调查。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是影响工人工作能力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应针对性地增加工人职业卫生知识,保护和促进中年工人的工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的综合性工作能力。
其他文献
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是一种或多种化学物意外释放使在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群体在短时间内突然吸入或摄入或皮肤污染大量化学物,污染了环境,损害了人体健康,使机体发生各种中毒病变,精神创伤,致残或死亡。本文介绍了常见化学物的特性及其靶器官的损害,提出突发群体化学中毒事件,导致的精神创伤和心理障碍不容忽视,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件的心理干预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随着200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同时将职业卫生信息报告工作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本文介绍了2008年度镇江市职业病发病及报告情况,阐述了2008年度镇江市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情况,提出了职业卫生信息报告工作开展的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是系统地收集、汇总、分析、解释并评价有毒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信息,为职业病计划执行过程提供有用信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评价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为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信息服务。本文对南通市2006年-2008年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通过分析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
本文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对电力行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介绍电力行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现状,剖析当前电力体制下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的主要难点问题,行业迫切需要获得其相关企业集团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数据以指导工作。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对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的:为解决急性职业病漏报率高的现况,提高急性职业病监测质量。方法:按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要求,合肥市采取组织开展培训、分类管理、并以行政文件形式把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纳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年度防病目标考核内容中,并把工作考核成绩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等综合考核管理措施。结果:该措施提高了急性职业病报告和报告质量。结论:采取综合考核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职业卫生信息监测报告管理
目的:研究卢湾区1994年~2008年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发生主要原因及发生形势。了解其职业病防治措施以及防治效果。方法:对卢湾区1994年~2008年职业病发病形势通过查阅档案,结合生产环境中各种有毒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各档材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的数据用Office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工厂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在198
目的:分析和研究安徽省某乡农民工煤工尘肺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网络平台数据库,筛选安徽省某乡农民工煤工尘肺病例基础数据,导入Excel,进行汇总统计,再使用SAS8.0软件进行分析并研究。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该乡共确诊煤工尘肺192例,主要接尘在80年代以后,平均发病年龄为48岁,平均接尘工龄11.43±6.86年,与我省国有矿区尘肺病发病年龄(53.
目的:分析了解安徽省尘肺发病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为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2007年尘肺现患、新发和死亡病例进行现况描述和比较。结果:2007年安徽省尘肺现患人数17282人,新发尘肺461人,死亡17人。安徽省尘肺患者、新发病例主要分布于煤炭行业和金属及冶金行业,工种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尘肺现患病例主要分布于淮北、淮南、铜陵、马鞍山4个市,新发病例集中于淮北、淮南、铜陵、宿州、巢湖
本文对中国石油HSE信息系统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了介绍。中国石油HSE信息系统是统一的健康(H)安全(S)环境(E)业务管理平台,为中国石油安全、环保、健康业务管理提供了科学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HSE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石油的健康安全环境业务管理己经步入新的高度。
目的:了解哨点企业电焊作业场所健康危害状况,评价其卫生防护设施效果,针对性提出控制健康危害的对策。方法:于2008年对机械制造、锅炉、船舶、化工设备、汽车等行业中所选定的11家哨点企业的电焊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危害因素检测,并对433名电焊作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分析。结果:电焊作业场所中电焊烟尘、锰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