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介绍了近年来为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近进行的研究工作,包括TiO<,2>晶粒尺寸、晶型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表面金属沉积、金属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表面强酸处理、半导体表面光敏化等修饰方法对TiO<,2>的改性研究.
其他文献
以FeCl和CoCl为原料,制备出颗粒细小的CoFeO纳米微粉,利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粉体的组成,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室温下粉体的磁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颗粒的形貌.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技术,研究了NdPrFeCoB熔体快淬所制备的α-Fe/NdFeB纳米晶的织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NdFeB纳米晶具有较强的(001)织构,而α-Fe纳米晶具有(110)织构,这些织构垂直于薄带表面,且从自由面到激冷面逐渐减弱.从自由面到激冷面,NdFeB相在(001)晶面法线方向的尺寸和α-Fe相在(220)晶面法线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在激冷面各晶面法线方向的尺寸相近
研究了空气气氛下制备的掺Ce磷酸盐闪烁玻璃.XPS分析结果显示,玻璃网络结构中的铈离子以低化合价(三价)形式存在.分别测试了含Ce及不含Ce玻璃样品在辐射前及经特定剂量辐射后的紫外可见透过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含Ce玻璃在大于390nm波长处的辐射诱导吸收带消失或明显减弱.通过计算样品的辐射诱导吸收系数μ发现Ce离子的引入有效提高了磷酸盐闪烁玻璃的抗辐射能力.
VO是一种热致变色材料,在T=68℃时发生从低温的单斜相向高温四方相转变,同时伴随着光、电、磁性能的突变,这些优异特性使其具有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VO相变过程中结构和能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相变的因素,这对其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主要讨论基础组成的选择对采用熔融分相法制备纳米TiO光催化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以NaO-BO-SiO为基础组成,加入适量的TiO,研究基础组成的变化对玻璃分相规律、TiO析晶以及光催化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用甲基橙作为降解物进行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富硅骨架完整的前题下,选择钠硼含量较高的组成,可得到光催化效率较高的纳米TiO材料.
主要研究了少量掺铁对NiMnGa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透射电镜结果表明1﹪(原子分数)Fe元素的加入并不会改变基体NiMnGa合金的显微结构,母相仍为L2有序结构,明在马氏体逆相变发生前存在一个预相变,这在NiMnGa系合金中还是第一次发现,研究表明掺铁NiMnGa合金仍然具有良好的磁性能.
研究了KOH电解液浓度和电极中PTFE粘接剂含量对电极电容及等效串联电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电解液浓度的增加,电极的容量先增加后减小,在KOH的浓度为14.1﹪(质量分数)时出现极大值.随电极中粘接剂含量的增大,其比表面积逐渐下降,比容量明显减小,其含量为6.1﹪(质量分数)时电极性能最佳,控制粘接剂含量是改善电极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和计算电极简化的等效电路,定量分析了电解液浓度对电极性能
本文采用单分子层技术制备铝簇柱撑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并用XRD对其进行表征.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铝簇柱撑二硫化钼复合材料获得了0.883nm的开孔距离,并研究了其对NaS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实验表明,铝簇柱撑二硫化钼复合材料较MoS对NaS的催化氧化活性提高近5倍.
采用改进的区熔法和粘结法制备了PrTbDyFe棒材,并对棒材的磁致伸缩进行了研究.利用石英管作为熔体的载体对区熔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该方法制备出取向的PrTbDyFe棒材,沿棒材的方向进行磁致伸缩的测量,当磁场为900kA/m时,磁致伸缩达到1000ppm.采用粘结法制备的PrTbDyFe棒材,电阻率较合金提高了近3个量级.变温磁致伸缩的测量表明172K至372范围内,磁致伸缩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报道用光学显微技术观察Czochralski方发生长的新型激光材料Nd:GdVO晶体中的生长缺陷的种类、形态和分布.这些缺陷包括:包裹物,色心,开裂,台阶面,位错,小角晶界和位错塞积群.讨论了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减少生长缺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