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儿茶酚基团与自由基的反应制备微凝胶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ong12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茶酚基团与自由基的反应首次被应用于交联的纳米结构——微凝胶的制备上。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SFEP),无需外加交联剂,便可以成功制得尺寸均一的稳定的微凝胶纳米粒子。多种丙烯酰胺型主单体:丙烯酰胺(AM),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N-乙烯基己内酰胺(VCL),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N-(3-二甲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分别与含有未保护儿茶酚基团的乙烯基共聚单体于水溶液中70℃下反应均可得到尺寸分布很窄的微凝胶纳米颗粒。微凝胶中交联网络结构的形成主要可归因于在无皂乳液聚合过程中聚合物链上未受保护的儿茶酚基团与增长链自由基间的反应。儿茶酚化学的应用大大拓展了适用于SFEP 方法制备微凝胶的单体种类。无需外加表面活性剂及交联剂,多种全水溶性聚合物均可作为骨架成功制备微凝胶。
其他文献
我们将由成核-生长的控制的等温结晶动力学方程(Avrami 方程)推广至了双结晶情形,得到了崭新的等温双结晶动力学方程。我们将此方程用于以下三种存在双结晶过程的聚合物体系:具有不同受限环境的结晶性三元三嵌段共聚物、能同时形成多晶型的聚合物,链规整度存在一定分布的结晶聚合物。在双结晶过程当中存在着三种结晶类型:单独结晶类型,竞争类型和复合结晶类型。我们认为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中的缺陷,结晶时的成核密度,
四方对称结构是制备高密度存储材料和集成电路的必备几何图形,而嵌段共聚物的引导组装是构筑长程有序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本文以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MMA,46k-b-21k),聚苯乙烯(PS,50k),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18.2k)三元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组分比例,薄膜组装厚度、温度、时间等因素的调节,利用化学模板诱导的表面重组,成功的实现了本体为六方结构共混聚合物薄
本文主要使用POM、Raman microscope 和WAXD等手段研究了剪切作用下聚偏氟乙烯的结晶行为和相转变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对聚偏氟乙烯(PVDF)在160℃下的过冷态熔体施加剪切作用可诱导其形成高度取向的β 型晶体。β型晶体进一步诱导其附近的各向同性熔体形成α 型横晶。α 型横晶在高温下退火时发生α→γ相转变,相变起始于β/α界面处并沿着横晶生长方向向外进行,相变速率落后于α 型横晶的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静态/动态光散射的表征以及标度理论研究方法,成功证明了一种聚芴衍生物PC7DPF 的β 相形成于聚集之中,此状况与PFO 极为相似。推测β 相的形成也是链内和链间两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良溶剂氯仿比例为0%时,甲苯是其不良溶剂,溶解性较低导致链内作用力和链间作用力皆比较强,形成了较多的β 相;而随着氯仿比例的增加,削弱了这两种作用力,导致β 相转变成α 相。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一种分子量为188 kg/mol 的等规聚丁烯-1(iPB-1)在平衡熔点以上的熔体记忆效应。结果表明,iPB-1 显示出了强烈的熔体记忆效应,随着熔体温度的降低,随后的等温结晶速率大大增加。该记忆效应还受到初始样品聚集态的影响,初始样品结晶温度越低,其片晶厚度越薄,记忆效应加速结晶的效果越明显。只有当熔体温度在170℃以上,等温结晶速率才达到基本恒定的值,而该
接枝聚合物由于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其结晶行为线性高分子有所不同。近年来,有关于含有长烷基侧链的接枝聚合的结晶行为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已有研究表明主链结构,主链刚性,侧链接枝密度,侧链长度等均能影响该类聚合物的侧链结晶行为。本文首先合成了一系列以刚性的壳聚糖作为分子主链,不同长度的烷基作为侧链的接枝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DSC,变温X 射线等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均为层状结构,主链与侧链交替排列。
高分子薄膜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使之成为高分子物理与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高分子结晶形态结构对其物理及机械性能有较大影响,在高分子薄膜中研究片晶形态、取向与纳米尺度性能等问题,有助于加深对高分子结晶的理解。本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薄膜结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随结晶温度的升高(120-160 ℃)iPP 片晶由树枝状平躺片晶转变成板条状平躺单晶,即iPP
本文采用中子反射技术(neutron reflectivity)研究通过grafting to 的方法制备的强聚电解质刷-聚苯乙烯磺酸钠(sodium polystyrene sulfonate)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结构,发现聚电解质刷的厚度在较低的盐溶液浓度时发生了溶胀增强的现象。通过grafting from 的方法合成两种接枝密度的聚苯乙烯磺酸钠刷,采用介电松弛谱测量内部离子对的偶极取向松弛峰的
同步获取剪切场下高分子体系的流变学信息及光谱信息是理解与认识被研究体系,特别是多电荷高分子体系(聚电解质、生物大分子等)的流变学性质微观机理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将高灵敏的单分子荧光显微与光谱方法与精确的流变学方法结合,实现了剪切场下单个高分子的光谱测量,获得了单个高分子的荧光发射光谱和亮度,测量了单分子的运动速率,并结合体系的宏观流变学性质,对聚电解质分子链在剪切场下的运动特性(定向运动、布朗运动
通过一种简单的自由基共聚,利用十二醇聚氧乙烯(n)丙烯酸酯(AEO-n-AC,n 表示乙氧基数目,为3 和23)与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两种单一/复配型疏水缔合水凝胶。前者是利用AEO-23-AC 的自增溶性与AM 共聚,在无额外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合成的一种单疏水单体的水凝胶。后者复配型凝胶是将其与AEO-3-AC 复配,与AM 共聚后得到一系列强度可调节,最高强度可达单一疏水单体凝胶的2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