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学在20世纪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y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外来学科的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取决于这一学科本身,而且离不开中国社会发展的广阔历史背景,还受到中国特定社会和传统文化背景的制约。立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西方教育学在中国传播的启动背景和原因主要表现在:西方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迈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重要现象;随着"西学东渐"的广泛深入,西方教育学的传播是晚清西学传播的必然发展;师范教育的兴起是西方教育学传播的直接推动力。
其他文献
  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公共教育学的首要目标是教师要带领师范生不断地追问"什么是教育",分享对教育的"识见",让他们获得对教育的意义和真谛的深刻
  教育知识具有分立性,教育活动必然存在"无知"领域,具有多种发展可能,并不完全沿着既定的目标行进,对此需要以探究的方式去应对。以往的教育理论漠视教育知识的分立性,教育似乎
  公民教育源自于西方政治文化和教育理念,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在中国开展公民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因而需要中国本土文化的参与。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具有自身的伦理
  2013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也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要一年。本研究借助相关统计数据,试对2013年度教育
  Sow housing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the swine industry.The conventional confinement housing system for sows, such as gestation stalls and farrowing crat
会议
  在救国图存之自觉下,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并随着它广泛传播运用至教育学领域。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对教育工作者、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教育学的本土实践是目前中国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学科来源、历史发展、对外来教育理论的应用等方面,中国教育学都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缺失。因此,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实践
  选取797名中小学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教师职业认同、自尊和抑郁-幸福感三个量表,分析和探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与自尊、抑郁-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①男
会议
  课堂生活是学校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是认知生活,也是一种德性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德性资源。课堂生活中藏有大量的道德信息,学生在这过程中产生共同的认识,进而形成一定
会议
  回应课程改革对校本课程与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学领导体现了校长引领教学发展和提升学生学业的核心作用。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式,以深圳三个小学校长的案例,探讨校长如何运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