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三场所”理论的西南地区侗族村寨公共空间特征研究--以黔东南肇兴侗寨为例

来源 :第22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yuqi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侗族村寨整体社会氛围表现出极强向心性和归属感,探索其内因对侗寨保护和中国乡村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第三场所”理论,就其中提出的“第三场所”的三个特征对肇兴侗寨公共空间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公共空间体系进行整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其公共空间体系有助于村落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加强,促进村民社会性的习得;拓扑结构、文化性、社会性特征十分明显;生产生活活动和社会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结合程度对空间活性有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以南宁市传统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南宁城演变的历史以及测绘整理三街两巷中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挖掘南宁市历史街区格局和传统建筑特点以及突出的商业文化,为南宁市更新三街两巷历史街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传统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宫殿、衙署、祠堂、佛寺、书院、园林和民居建筑等都是由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该文从布局、类型分析、空间组合特征和文化内涵方面对建筑群体空间进行解析.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居住空间的一种形式,从建筑及其环境的构成而言,集合了许多传统民居的特色.本文从建筑与水环境的关系出发,通过园林建筑的分类对比与典型案例解析,对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民居原形进行解读,从而找到民居建筑形制的表现形式、成因、环境适应性优势,以及设计的思想内涵.
冀南川寨是历史迁移形成的特定产物,将源于四川民居的布局、构成、色彩,移植到冀南地区,并结合了山地特征、防御功能和景观浪漫主义色彩,是民居南北融合靓丽的一笔.川寨使用太行山区的红石和红枫木,利用川中的民居元素和装饰符号,形成了浓郁的融合特色.文章从迁移现象和特征解析入手,着眼于现象、过程、机制三个层面,对民居的生态适应与美学思想进行了挖掘.
通过对国家级传统村落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大岗镇扶溪村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其崇文尚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渊源,根据村落传统空间历史格局特征,依次围绕村落选址、空间序列、村巷格局以及核心建筑四个方面还原村落空间形态与历史格局意象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了五大门楼、天井、浮雕墙眉等辅助凸显格局意象的相关特色要素,籍此尝试为传统村落历史格局意象的保护和传承策略提供理论支点.
本文借鉴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聚落研究视角,结合建筑学对空间结构与形态的解析方法,试图从“社会—空间”对晋江市灵水古村落空间结构进行全面解读.研究主要着眼于聚落中宗族组织与民间信仰两种社会结构,首先对不同阶段宗族发展与聚落空间演变关系进行观察;其次借鉴“祭祀圈”理论,对民间信仰组织与聚落空间发展关系进行解读.最终落到空间上对宗族结构、祭祀圈的转化与叠加关系进行分析,并对聚落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总结.
下沉式窑居是中国黄土台塬地区特有的一种居住形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这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已无法满足乡村居民生活舒适性的需求.本文基于对河南省陕县下沉式窑居配套设施的实地调查及问卷访谈,重点分析下沉式窑居卫浴设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使用人群对卫浴设施的需求,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良提升策略.
青岛本土特色民居—里院,是中西建筑在青岛相互融合和碰撞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里院民居建筑记录着青岛人民在特定时期的生存状况,是青岛民间文化的博物馆.本文基于对传统民居形式与文化的传承和实践,通过分析里院建筑的空间形态、文化特色,以及里院的历史沿革、街区现状等,提出保护与发展战略,继承和推动青岛里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文脉保护.
明代海防军事聚落的研究在各地已逐渐展开,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防驿递系统,目前在建筑学领域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论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平台,在建立明代海防驿递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海防驿递系统的空间布局特点.论文总结其特征有三:第一,以京师为核心形成放射状主干线,各防区次干线与主干线形成网状交汇;第二,主次干线的联系与河流、道路关系密切,并形成驿路;最后,驿站与各州县以及急递铺
本文依据农村经济大发展影响下村民行为方式的改变,分析湖北省宜昌地区农村住宅受行为方式影响的变化过程:(1)住宅选址倾向与宅基地变化;(2)传统公共中心逐渐衰落、屋前灰空间地位得以强化;(3)室内空间布局与储藏空间变化、采暖空间的强化导致环境恶化.结合乡村建设活动与宜昌地区农村住宅变化过程,试图找到乡建语境下本区域农村住宅建造中值得借鉴与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