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市灞桥区14所农村初级中学为例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28399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还存在显著的差距,特别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事实上,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要教好、学好英语就离不开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基于此,作者选择了“农村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调查”这一话题开展研究。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查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首先,本文以西安市灞桥区14所农村初级中学的42位初中英语教师和420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等方法搜集资料,对灞桥区农村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初中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文化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知识有待提高、英语文化教学的方式依旧以传统教师讲授为主、英语考试中很少会涉及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考核、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来源单一和目前教学设备较为落后,不利于开展文化教学。其次,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教师、学生、教材、测试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作者针对发现的这些问题,结合文化教学理论,认为应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大文化内容在测试中所占比例,改进教材,改善教学设备等等方面提出有效促进农村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策略。总体来讲,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丰富了文化教学的研究,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依据 Halliday(1994)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及 Painter, Martin 和 Unsworth (2013)提出的视觉叙事框架中的概念意义子框架,选取经典图画故事书《彼得兔的故事》为研究对象对其
本文试图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化空缺的可译性问题及其习语翻译技巧。全文共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引言,论述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第二章阐述图式理
隐喻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众多学者们热衷的研究领域。自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有众多贤人志士对隐喻这一神奇而又充满诱惑的话题进
本文拟从信息论角度探讨古诗词曲翻译中的信息传递,从而阐明信息论核心概念,基本模式以及基本原则在古诗词曲英译中的适应性和指导意义,并提出古诗词曲英译中信息丧失的程度,补偿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子和句子的重要语法手段。如何正确使用连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以往,许多研究针对英语连词的运用而展开,但是没有从错误分析理论的
文化给语言打上了独特的烙印。同样的,即使在同一种语言系统中,语言也会因为性别差异而所有不同。所谓性别,就是指体现在男女各个方面的不同差异,这些差异使男女有别。也就是说女
在一些传统的语言观,尤其是结构主义的影响下,语言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语言理解研究往往仅关注语言因素而忽视非语言因素的影响。由此,阅读理解被视为一个与心理或认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