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黑暗之心》一直是评论的热点,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经典之一。该小说是康拉德根据自己在刚果六个月的经历写成的,透露着作者对人性的失望。以往对《黑暗之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艺术手法研究、象征主义意象研究、叙事结构研究、解构主义批评研究、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比较研究等七个方面。本论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黑暗之心》中的路西法效应,剖析情境力量下殖民者的堕落和被殖民者被驯服的过程。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路西法效应对《黑暗之心》中的环境和人物进行分析,挖掘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给人物带来的影响,阐述情境力量影响下殖民者的堕落以及被殖民者被驯服的过程,揭示情境的力量可以改变人、引出人们料想不到的恶的教训。本文认为,在刚果,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堕落并不是由于人性本身的恶造成的,而是由于利奥波德二世在殖民地所建的殖民系统造成的。文章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首先介绍康拉德在刚果的经历以及这段经历给他带来的影响,其次讨论国内外关于《黑暗之心》的研究动态,再次介绍作品本身以及用路西法效应来研究它的原因,最后简述文章的结构。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环境与殖民地人的堕落之间的关系。对于殖民者来说,刚果的气候和生活条件对他们的身体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大量的白人在殖民地死于热病和痢疾。且当时的刚果是一个道德和法律上对于殖民者几乎没有约束的地方,这就动摇了他们在欧洲社会里建立的信仰。由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破坏,殖民者开始了堕落。对于被殖民者来说,白人的入侵彻底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失去了土地、家园、爱的人们,他们自己也堕落成为了罪犯或者劳工。第二章主要介绍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库兹的堕落。库兹带着殖民者关于文明的幻想,认为他们去做的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是去让这些野蛮人变得文明的工作。代理的角色给予他武力和使用武力的权力,在他习惯使用武力之后,公司的奖励制度让他在残暴的路上走得更远。最后,公司背叛了他,库兹死在刚果。第三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情境力量下被殖民者的顺服。首先讨论锅炉工人和食人族们的克制,其次分析罪犯和劳工们的社会适从,最后探讨俄罗斯小伙子和站上的土著是怎样成为库兹的追随者的。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总结情境的力量给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