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膝骨关节炎(KOA, Knee Osteoarthritis),主要特性表现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病理改变为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我国老龄人口逐步增加,本病发病率明显日益升高,本病虽无影响生命,但随着社会人群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提高,KOA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而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改善功能为主,如乙酰氨基酚、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以达到抗炎止痛的效果;目前认为硫酸氨基葡萄糖可改善软骨代谢,起到保护软骨的效果,以延缓进程;或者注射透明质酸钠到关节腔内,减少关节内摩擦,以缓解关节疼痛及延缓疾病进展。但总的来说,这些治疗一般都只能缓解症状,而在缓解症状的过程中,对于其病理改变则无能为力,其副作用亦十分明显,得不偿失。而西医外科手术方面的治疗,如关节置换术、骨表面重建术、骨复位术、关节镜等等,一方面费用高昂,另一方面其后续治疗亦棘手。目的在过往的临床实践中,针灸疗法对于本病的疗效己屡屡被证实,在取穴上,以局部取穴为主。相对于西医药物及手术疗法,针灸疗法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同时费用较低,疗效持久,安全可靠。目前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电针、温针灸及其他综合疗法上,亦取得一定成果,本研究试图探索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的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以客观评价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的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化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予照TDP灯。两组治疗均每周3次,隔日1次,治疗前观察VAS及膝骨关节炎严重指数(ISOA),治疗4周后,再次观察VAS及膝骨关节炎严重指数(ISO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相比,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提示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及普通针刺均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两种疗法均有疗效。组间对比则提示,治疗组评分下降更低,且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提示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组缓解疼痛的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两组患者膝骨关节炎严重指数(ISO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患者病情均有缓解。组间比较则提示,治疗组评分下降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能更好地患者病情。两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及普通针刺均可缓解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组间比较则提示,在缓解疼痛、膝骨关节炎严重指数(ISOA)、总有效率方面,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组优于普通针刺组,故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治疗该病效果更好。悬灸膝眼穴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容易掌握,适合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