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anxi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建筑不断向高耸和大跨方向发展,对结构柱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针对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因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不足,而在抗震要求更高的重载结构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一问题,结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的优势,提出一种满足重载要求的新型结构柱: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该新型结构柱是将螺旋箍筋配置于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的核心,即不影响梁柱节点的穿筋,又能与型钢骨架共同工作,对核心混凝土形成复合约束,以提高其承载和抗震能力。通过对其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的系列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19组不同尺寸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轴压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尤其是试件尺寸对其强度、变形、应力-应变关系、裂缝发展和破坏模式的影响;采用多因素效应的析因分析法,研究了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尺寸效应特征,结果表明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存在尺寸效应;最后,结合国内外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模型,基于试验结果,探讨了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2)通过47个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试件、13个型钢混凝土柱及复合螺旋箍筋混凝土柱对比试件的轴心受压静力加载试验,获取了试件在轴压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形态;通过对其荷载-变形曲线特性、截面应变分布规律、以及损伤演化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该新型柱的复合约束轴压受力机理;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其极限承载力、轴压刚度和延性的影响;并且,通过与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和复合螺旋箍筋混凝土柱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该新型柱承载力、刚度、延性及损伤等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和复合螺旋箍筋混凝土柱,该新型柱在轴压下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均有很大的提高,能够满足重载的要求。(3)通过28个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试件、9个型钢混凝土柱及复合螺旋箍筋混凝土柱对比试件的偏心受压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压弯作用下试件的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得了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和截面应变分布特征等;通过对非均匀受压截面约束特性的分析,揭示了该新型柱的复合约束偏压受力机理;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其偏压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该新型柱偏压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和复合螺旋箍筋混凝土柱,该新型柱在偏压下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均有提高,其中对抗弯刚度的改善更为显著。(4)在对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机理和失效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考虑了混凝土所受到的复合约束效应,提出两种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各国组合结构规范的修正计算方法和基于Mander本构的分区计算方法。此外,探讨了非均匀受压下约束混凝土的有效约束力,基于考虑了应变梯度修正的Mander本构,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和叠加原理,提出了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对试件承载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均较好;对于轴压承载力,采用基于Mander本构的分区计算方法精度更高。(5)通过8个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1个型钢混凝土柱和1个复合螺旋箍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损伤演化过程,揭示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分析了试件的滞回特性、强度、刚度、层间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以及轴压比、配箍率、配钢形式和截面形式等变化参数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和复合螺旋箍筋混凝土柱,该新型柱的滞回曲线更为饱满,承载力、延性和耗能均有提高;弹性层间位移角均值为1/245,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值为1/40,延性系数介于4.17~6.06。(6)建立了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Abaqus对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该新型柱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了其受力性能关键设计参数的细化拓展分析。(7)针对螺旋筋约束增强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特征,建立了考虑型钢与螺旋箍筋复合约束作用的恢复力模型;在峰值点荷载Pm、弹塑性刚度Kp、软化刚度Kd和卸载刚度Ku等模型特征参数的计算中,量化了型钢与螺旋箍筋的约束效应。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并且能较好的反应不同轴压比和复合约束效应对其滞回特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中立帮助行为是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我国而言,随着社会进一步转型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网络中立帮助行为在内的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认定问题成为了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新课题。选择何种路径来认定中立帮助行为的刑事可罚性,成为当前刑法理论和实务界面临的共同难题。当前刑法学界对此高度关注,但是各种学说之间不仅在研究内容方面存在同质化缺陷,同时也无法为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认定提供全面合理依
从提升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出发,结合“后疫情时代”背景,提出创新专业教学“第一课堂”、结合网络平台“第二课堂”、重视专业竞赛“第三课堂”,主抓学生基础知识学习、重抓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实抓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通过“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从而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个人能力过硬、职业素养
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其比容量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有着决定性影响。目前大规模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主要采用石墨类材料,然而材料有限的克比容量(LiC6,372 mAh g-1)并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高比能量储能需求,如长续航3C产品,高里程动力汽车以及大规模智能电网储能等。因此,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作为当前公认最有商业化前景的新一代
桂西大型铝土排泥库库面平整开阔,将其改造利用作耕地复垦将极大地缓解桂西山区耕地资源匮乏的窘境。但排泥库所储尾矿泥浆粒径较细,孔隙比大,含水量高,结构强度趋于零,固结处理难度很大。本文通过现场取样及原位试验、室内及模型试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铝土尾矿泥物理力学特性并建立排泥库典型地层模型,基于典型地层中高含水量软弱层,通过排水→石灰固化→生化固结三个阶段处理,将尾矿泥按流塑态(高压缩性)→软塑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产生和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的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改变着传统的消费方式及加速社会的转型,成为社会经济活动创新和变革的助推器。近年来,以图片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社交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旅游”成为快速融合的统一体。随着当前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和对地理空间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逐步拓展地理空间的属性和内涵,“网络范式”的转型和“流空间”的科学认知的不断升温
背景: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在骨骼引起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被称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糖尿病患者随疾病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高。糖尿病引起骨质疏松的生物学基础与其导致骨形成降低而骨吸收增加密切相关,体外高糖环境可显著抑制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最终导致机体骨量下降。目前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以控制血糖为基础,
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晚期可出现肺泡内及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异常沉积,出现不可逆性肺纤维化,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是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ECM大量异常堆积不但是肺纤维化特征性病理结果,反之异常的ECM也会加重肺纤维化进程,两者互为因果。整合素β1属细胞黏附分子,分布于细胞外骨架结构和细胞表面,具有机械和化学双向信号传输通道,通过感受细胞内外刺激产生一系
秦政府的农业经济职能问题是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国家授田制下,尽管秦政府对田亩形制作了明确规定,实际却不大可能都如此规整。授予百姓的土地中,应该还有相当一部分未开垦的荒地。“百亩给一夫”只是法律规定的大体授田标准,秦民常年耕种的实际亩数总体上应在百亩之下。在水利与交通设施的兴修、农具的供给、耕牛的重视与保护、生产技术的推广等方面,秦政府都履行了一定程度的保障职能。秦政府不仅注重制定农田法令以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赓续红色血脉”,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因此,深化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工作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必然追求,更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