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教案并不意味着好的教学结果,优秀的教学设计则可以保证。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学生、了解自我的过程,教学设计更主要的是考虑学生,将教学论和学习论相结合、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相结合,体现了新课改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教师依托课程论、教学论、心理学等知识背景,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色,通过分析学情、教材等,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拟定评价方式的一种课前预设。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是对预设的情感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作为课前规划使得课堂教学有章可循,教学设计的基础决定了课堂生成的起点。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虽然教研室组织了专门的培训、比赛等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推广,在实际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很多教师很少进行教学设计,他们的备课主要以传统的“教案”形式为主,在很多政治课教师看来,教学设计这种形式占用过多的时间,而且很多一线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独特性。通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方面的资料查找,笔者发现关于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笔者对此产生了疑惑,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呢?没有教师的创新,学生的创新从何谈起呢?故而笔者本着实用性的精神,根据自身教育实践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1《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框题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对本框题实际设计和实施,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不断的反思修改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供一线教师、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在引言部分,笔者首先从研究教学设计的大背景出发,阐明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原因,然后陈述并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局面及趋势,通过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当前的研究普遍过于重视过程设计而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比较含糊,过于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实践应用,从而提出本研究拟实现的创新之处: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和多元评价。在“设计理念”部分,根据新课改精神和建构主义理念,笔者提出了此次设计的指导思想:学生主体化、教师主导化、知识问题化、目标具体化,试图以四项指导思想贯穿本次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在“设计阶段”部分,笔者结合三份典型的教学设计案例,试图弥补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主要从教学设计的目标、过程和评价三个阶段来分别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同课异构”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笔者呈现了两份教学设计,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在一线教师教学中经常进行,但是一般都是小规模的改动,笔者选取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思路进行设计,通过课前调查及班主任经验,笔者选取学情、学习环境相似的两个班级执教,因此在设计中笔者采用了同样的目标设计和评价设计,利用不同的过程设计进行实验对比,根据实际结果和评价反馈进行反思总结。研究为现实服务,进行本框题教学设计的个案研究,目的在于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因此笔者通过最后一部分“以小见大”描述了从研究伊始的反思感悟,共包括四个方面:求真求实教政治、百家争鸣讲方法、综合培养重实效、反思提升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