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探讨水牛胞质内受精后精子的形态变化、原核形成类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ICSI后13h,59.4%的精子头部已膨大,且有18.8%的精子进入解聚状态。雌雄原核发育不同步,雄原核在ICSI后16h和19h的形成率分别为3.2%和40.0%,雌原核在ICSI后13h已达到71.9%,16h时提高到88.7%。ICSI卵经离子霉素与6-DMAP联合激活后19h的激活率达91.3%,且胚胎的核型大部分为2PN+PB1。水牛ICSI卵子用Ionomycin+ 6-DMAP联合激活较Ionomycin单激活效果好,前者的雄原核形成率显著高于后者(33.3% vs 20.6%,p<0.05)。用5mmol/L的DTT预处理精子1 h,可提高精子的解聚率(64.2% vs 45.5%,p<0.05),但对雄原核的形成率无显著影响(33.3% vs 32.7%,p>0.05)。死精子ICSI后经Ionomycin+ 6-DMAP联合激活获得了同活精子相同的受精与胚胎发育效果,二者之间雄原核形成率(29.8% vs 33.3%)、胚胎分裂率(86.9% vs 85.6%)、囊胚率(30.3% vs 29.6%)、囊胚孵化率(41.3% vs 43.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微注射前水牛精子用1.0mmol/L GSH进行预处理有助于提高ICSI后胚胎分裂率(92.6% vs 85.5%,p<0.05),用0.25mmol/L GSH进行预处理有助于提高ICSI后胚胎囊胚发育率(44.9% vs 28.0%,p<0.01)。将处理水牛精子的肝素浓度从50μg/mL提高到600μg/mL对其ICSI后胚胎的分裂率(90.9% vs 85.7%,p>0.05),囊胚率(27.1% vs 31.4%,p>0.05),囊胚孵化率(40.6% vs 45.5%,p>0.05)均无显著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1)水牛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的雌、雄原核发育不同步,雌原核比雄原核早3h形成;(2)水牛卵母细胞ICSI和激活后用1.9mmol/L 6-DMAP培养处理3h能提高其胚胎发育率;(3)DTT预处理水牛精子能提高其ICSI后的精子解聚率;(4)死精子能用于水牛卵母细胞的ICSI;(5)GSH预处理水牛精子有助于提高其ICSI后的囊胚发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