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生产菌株米根霉的菌种选育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涂料树脂、增塑剂等领域。本文以实验室自行保存的富马酸生产菌米根霉ZJU作为初始菌株,通过传统的紫外诱变,结合简单有效的平板筛选,辅以培养基的优化,大幅度提高了富马酸生产菌的产酸能力。对出发菌株的培养基的进行了初步优化,从而确定了出发菌株米根霉ZJU摇瓶发酵最佳培养基(g/l):Glucose 85;KNO3 1.24;KH2PO4 0.16;ZnSO4·7H2O 0.04;MgSO4·7H2O 0.25,10ug/l生物素,15ml/l甲醇。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出发菌株Rhizopus oryzae ZJU摇瓶发酵生产富马酸产量达到28g/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55.6%。建立了适合于产酸丝状真菌诱变选育的变色圈平板初筛法,大大降低了诱变育种后高产菌株选育的工作量。以实验室储藏的米根霉作为出发菌株,初始富马酸产量为28g/l,经UV反复诱变处理后,应用上述方法筛选得到了一株富马酸高产菌株—米根霉ZJU11,在出发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下富马酸产量为57.3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05%,富马酸转化率(产量/耗糖)达到了67.4%。对突变菌株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发现突变菌株和原始菌株最佳培养基组成相似,最佳培养温度为35℃,初始摇床转速100rpm,到大量产酸时转速升至200rpm。培养基中需要加入0.6g碳酸钙以控制pH值。在5L发酵罐上分别研究了米根霉原始菌株ZJU和突变高产菌株ZJU11的分批发酵,富马酸的产量分别为26g/l和41g/l,在发酵罐水平,突变高产菌株比出发菌株的富马酸产量提高了1.46倍。最后为了较系统描述制霉菌素对菌体生长及富马酸生产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制霉菌素与菌体生长及富马酸生成的模型。根据假设模型进行实验数据拟合,分别得到抑制剂作用下菌体生长及富马酸生成的拟合曲线:(dX)/(dN)=(52.3X)/(-1.93+X);(dP)/(dN)=(2454X)/(-1.93+X),此模型可以较好的与实验数据拟合。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家庭视听体验要求的逐步提高,加上网络带宽的逐步扩展,存储媒介的多种多样和越来越低的价格,以及各种音视频的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一部蓝光播放机已经不能同时满足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最常见的微血管并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BOTDA)是一种分布式的光纤传感技术。光纤在此传感系统中既作为传输介质,又作为感知元件。通过数据采集和后期数
室温下钛酸锶(SrTiO3)晶体本身是一种绝缘体,研究发现,通过掺杂可以使其表面获得导电层,使其变为半导体。向SrTi O3里面掺杂Nb能使其导电,并且,通过改变Nb的浓度可以调节它的电
采用完善的评估方法精确评估空域利用率对衡量空域使用情况十分必要。准确评估空域利用率能为空域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空域运行效率、降低航班延误提供便利。由于空域系统
在职务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中,侦查处于举重若轻乃至影响着审判结果的地位,因此建立一个对抗、平衡、相互制约的侦辩关系就尤为重要。具体到职务犯罪案件而言,侦查部门在侦查
目前乳腺癌疾病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通过积极检查并获得初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在以往人工阅片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过程中,诊
在目前的终端区碰撞风险的研究中,大都考虑了导航精度、航空器性能和尾流等因素的影响,但并未综合考虑到“人、机、环、管”等外界因素对碰撞风险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终端
随着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文化形象也成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一股无形力量的国家文化形象深刻影响着各个国家的文化和综合实力的发展。本文认为,中国文化形象作为中国整体的文化积淀和成果在国内外民众眼中所形成的综合印象,体现着中国整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多元性与一元性、传统性与当代性、即时性与延时性、稳定性与可塑性辩证统一的特点。塑造良好的中国文
《专利法》于2015年迎来第四次修改,提出重新定义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尽管此次修改给与局部外观设计更多关注,但对于局部外观设计在专利授权审查标准、专利审查文件提交标准、侵权行为判定等一系列具体实务中的问题并没有细化规定,局部外观设计法律保护如何在我国真正落地还需进一步梳理研究。本文从我国局部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现状着手,阐述局部外观设计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模糊所带来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局部外观设计的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