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视角下“新居民”的社区融合研究——基于哈尔滨市的调查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及周边其他地区的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大量的外来人口解决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人口的流动性大大的加强,人群结构趋于多样性,这其中包含有农民工等体力劳动者,也包含技术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等从事脑力劳动者。一直以来这一部分人都被用农民工、流动人口这些带有歧视性的词语所定义,实际上,他们中大部分人在城市生活了很长时间,并已在城市定居,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获取经济上的满足,更多的是获取心理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城市新居民在为城市作出贡献的过程中渴望真正的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真正居民,但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排斥成为他们社会融入的阻力。本文从社区融合的三个维度展开,分别从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心理融合三个方面说明新居民的社区融合现状与社会排斥情况。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法和文献分析法为主,个案访谈法为辅,最后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研究。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绪论与文献综述部分,交代了选题的背景、理论依据等内容,并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第三章的内容是对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的结果及个案访谈记录对新居民的社区融合现状进行描述。第四章运用社会排斥理论为框架,对上述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在以上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是关于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学术生涯的评述。作为美国文化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米德的学术思想受到了众多的关注。这不仅是由于她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而且
养老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各界学者长期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国内,众多学者分别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利用不同的研究视角就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养老状况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论
社会网络是由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成员所形成的稳定的互动关系与交往实践。本文从对社会网络成员的能动性问题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法,借用理想类型分析工具,依次讨论社会网络在
本文是一项以儿童青壮年高发恶性肿瘤疾病——白血病住院患者为对象的临床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在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参与观察法、访谈法、问卷
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福利制度模式,对于维护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一个地方性的儿童福利制度即“洛
外来人口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高房价以及各种与户口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和制度的排斥,而使得规模庞大的外来低收入人口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通过对外来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