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宽恕的关系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宽恕因其有益于人际和谐与身心健康,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主题之一。宗教信仰一般都提倡宽恕,最早阐述宽恕的就是圣经。国内还未出现关于宗教信仰与包含自我宽恕和人际宽恕在内的宽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以及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一采用汤舒俊、喻峰修订的Wohl等人《状态自我宽恕量表》对信仰基督教和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进行施测,以研究大学生基督教信仰与自我宽恕关系;对于信仰基督教的大学生增设了“何时开始信仰基督教”“是否已受洗”等题目,用以检测其宗教信仰虔诚程度。研究一同时为后续两个研究提供潜在被试。研究二采用实验法探索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对人际宽恕的影响,参考具有良好信效度的《Enright宽恕量表》和《情景宽恕量表》,利用E-prime制作实验材料,邀请大致匹配的无宗教信仰组大学生和基督教信仰组大学生参与实验,实验收集反应时和选择结果数据。研究三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前两个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表现突出的被试进行访谈,进一步探究宗教信仰与宽恕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大学生自我宽恕现状为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2)基督教信仰大学生相对不容易自我宽恕,原因在于基督教信仰使得虔诚信仰者把宽恕自我交托给他们敬拜的对象从而不断反刍。(3)侵犯后果的严重性是影响人际宽恕的首要因素。(4)基督教信仰大学生的人际宽恕中的消极反应消失能力低于无宗教信仰大学生,原因在于虔诚信仰者潜意识不接受自己体验到的消极反应并且不断反刍,使得消极反应较难消除。
其他文献
对大多数光学衍射和光束传输的实际问题,标量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及第一、第二类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都是非常精确的;当传播距离z与波长相比拟时,即在近场处,由于边界衍射波不可
化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接触元素、化学式等比较抽象的内容,而且在以前的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教材上以二维表示方式展现的分子空间结构
思辨能力是一种集分析、综合、推理、辨析、判断、质疑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是评判大学生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其强弱也预示着大学生毕业后走向成功的机率,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