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贸易竞争力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贵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在衡量一国碳排放时应正视碳泄漏和贸易碳排放的转移以及由此而引致的低碳贸易竞争力的变化问题。基于此,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和低碳贸易竞争力,并运用LMDI方法研究了我国低碳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和进口贸易隐含碳分别达到了173.89亿吨和444.41亿吨,其中出口贸易隐含碳由2002年的13.33亿吨增加到了2015年的32.92亿吨,年均增长率达7.20%;进口贸易隐含碳由2002年的35.74亿吨增加到了2015年的101.68亿吨,年均增长率达8.38%,增长均十分迅速;同时,我国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由2002年的0.51增加到了2015年的0.57,其低碳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总效应整体上有助于提高我国的低碳贸易竞争力,具体影响效应中,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有助于提高我国的低碳贸易竞争力,强度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论可以为国家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提供实证依据,同时对于环境污染控制、碳交易市场开发、应对国际气候谈判以及实现减排目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创新之处:第一,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和中国低碳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LMDI模型,对不同进出口产品部门隐含碳排放、低碳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分析,以此判断哪些进出口产品部门的隐含碳排放较大、不同进出口产品部门的低碳贸易竞争力呈现何种变动趋势以及哪种影响因素对中国进出口产品部门低碳贸易竞争力的作用较大,使得分析更为全面;第二,借鉴贸易竞争力指数和碳生产率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并从总体、三次产业和产品部门三种视角下分析了中国进出口产品部门的低碳贸易竞争力,同时对低碳贸易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进行细分,可更为准确测度我国不同产品部门的低碳贸易竞争力究竟处于何种态势。
其他文献
目的:综合分析内镜在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治疗PUB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1例P U B患者作为
服务开通系统对于解决定单快速开通及服务响应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各行各业较为重视的一个环节。服务开通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依赖于良好可靠的架构模式。好的架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可以极快地加速开通过程、简化运转流程,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减少运营压力。以前的架构模式虽然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但是出现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如模式分工模糊、代码的重用效率低下、层级关系不清等等,实际的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
文章针对某不规则弱连接折型钢连板结构,合理布置并设计隔震支座,利用大震等效弹性分析方法,完成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验算。而后单独对钢连板结构,采用有板单元和与无板两
<正>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学者已开始对侦查(此处暂将“侦查”与“侦察”视为同一用语)主体和客体的研究。但是,在许多问题上,学者们认识很不一致。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试作如
相变存储器被认为是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最有前途的候选者。Ge_2Sb_2Te_5是目前大家公认的较为成熟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相变材料。但目前该领域仍然亟待解决许多问题,如结晶温度和晶态电阻较低、结晶速率过慢、对相变内在机理的深入理解不足等,极大阻碍了以Ge_2Sb_2Te_5为存储介质的器件产业化发展。因此,本论文以Ge_2Sb_2Te_5(GST)为研究对象,对相变材料Ge_2Sb_2Te_
读阳光的山水画,但见江河水汉,烟雨空蒙,天水一色。村林屋舍,幽茜苍秀,阴翳凉人。那崇山叠嶂,飞瀑浅溪,雾霭弥漫,似幻似真,宛如清凉世界。他的八尺浩繁巨作《漓江烟雨图》,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种与数量分布极不平衡。焦煤和肥煤是优质稀缺资源,储量较低,比例不足22%。而每年通过选煤过程排出大量中煤产品,又使得优质稀缺煤没能发挥更好的
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是哺乳动物自然杀伤细胞的前体细胞,在鱼类先天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受体Ⅰ型(NCCRP-1)是该类细胞膜上关键的受体蛋白,是
<正>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局面,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认为,不管哪一种方法,哪一种招式,都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
在快速变革的环境下,媒体需要通过组织创新来适应环境变革。灵活型组织兼具机械化组织和有机组织的优点,能够同时实现创新与效率两个目标。灵活型组织运用半固定式战略制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