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全新世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特征及环境意义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g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戈壁、沙漠、沙地,总面积达到130.8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3.6%。这些地区风沙活动频发、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气候环境的影响下,沙漠沙的流动、风沙活动的强度以及植被覆盖率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影响区域辐射平衡和区域气候。另外这些地区释放的大量粉尘是海陆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对全球气候系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东亚夏季风的西北边缘带,也处于沙漠/黄土过渡带及农牧交错带,是黄土潜在物源区和中转站,生态环境脆弱,对季风活动响应敏感。沙地内部保存有多种类型的沉积地层,为重建古环境古气候变化提供了地质档案。本文选取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沉积的古湖沼剖面,在对其进行充分的野外考察基础上,分析该地层中不同类型沉积物的粒度和磁化率特征,并利用端元分析,提取不同类型沉积物的粒度端元,最后探讨了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类型沉积物表现出不同的粒度组成和分布特征,其中砂质沉积物颗粒较粗,平均粒径为3.4φ,粒度各组分中极细砂>细砂>粉砂>黏土>中砂;泥炭层沉积物颗粒最细,平均粒径为4.3φ,黏粒含量明显增加,粒度各组分中粉砂>极细砂>细砂>黏土>中砂;湖相层沉积物颗粒介于两者之间,平均粒径为4.18φ,粒度各组分中粉砂>极细砂>细砂>黏土>中砂。不同类型沉积物分选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砂质沉积物颗粒分选较泥炭沉积物和湖相沉积物好,分选系数σ为0.99,泥炭沉积物和湖相沉积物分选较差,分选系数σ分别为1.74、1.68。不同类型沉积物粒度分布偏度Sk均为正偏或极正偏,峰态KG为窄峰态。砂质沉积物粒度分布包含两种类型,一种呈单峰分布,峰高且窄,众数粒径为120~180μm,另一种呈双峰分布,主峰众数粒径变细,峰值变低,次峰分布在8~20μm。泥炭层粒度分布曲线呈不对称双峰分布,主峰众数粒径为100~140μm,次峰众数粒径为8~20μm;湖相层粒度分布呈双峰分布,主峰众数粒径为110~130μm,次峰众数粒径为10~30μm。(2)利用Gen.Weibull分布函数对不同类型沉积物粒度进行端元分析,砂质沉积物粒度可以分离出4个端元:EM1(33.01μm)、EM2(92.10μm)、EM3(121.84μm)和EM4(176.94μm);泥炭沉积物粒度可以分离出3个端元:EM1(15.65μm)、EM2(101.10μm)、EM3(161.18μm);湖相沉积物粒度可以分离出3个端元:EM1(9.82μm)、EM2(24.95μm)、EM3(121.84μm)。(3)XHZ剖面低频磁化率整体上介于3.53~27.83×10-8m~3/kg之间,平均值为13.12×10-8m~3/kg;高频磁化率介于4.27~27.03×10-8m~3/kg,平均值为13.07×10-8m~3/kg。低频磁化率和高频磁化率在剖面上的变化一致,不同类型沉积物的磁化率值有差异,砂质沉积物低频磁化率为20.16×10-8m~3/kg、高频磁化率为20.04×10-8m~3/kg;泥炭沉积物低频磁化率为8.82×10-8m~3/kg、高频磁化率为8.91×10-8m~3/kg;湖相沉积物低频磁化率为5.26×10-8m~3/kg、高频磁化率为5.41×10-8m~3/kg;砂质沉积物的磁化率值大于下伏的泥炭、湖相层沉积,且与泥炭层和湖相层显示出清晰的界限。(4)砂质沉积物在不同深度粒度特征出现明显差异,指示这一阶段气候不稳定,出现多次干湿波动。泥炭和湖相沉积物粒度的双峰分布指示了风和水两种外力作用对沉积物粒度的影响。泥炭和湖相沉积物的粒度端元1(10~16μm)指示了典型水动力沉积,但由于两者沉积水动力条件差异,导致分离出的粒度端元1组分稍有区别。砂质沉积物、泥炭和湖相沉积物三者分离出2~3个>90μm的粒度端元,这一粒度组分是近地表跃移组分,为近源沉积,指示了风沙活动强弱。剖面低频磁化率与>63μm粒度组分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该剖面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主要赋存在>63μm的粗颗粒沉积物中。磁化率高值指示较多的粗粒物质沉积,表现为干冷的气候环境,风沙活动较强;磁化率低值指示沉积物中粗粒物质较少,细粒物质较多,表现为湿润的气候环境,风沙活动弱。
其他文献
现有光流法解算基于荧光油膜的摩阻测量方程耗时长,制约了荧光油膜试验技术在生产型风洞中的推广应用,为此,提出了荧光油膜速度场的空间自适应快速光流解法,即一方面通过推导构造共轭迭代式,较现有光流法的雅可比矩阵分割迭代式,有更小的存储量、更高的收敛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结合荧光油膜图像的灰度梯度信息,对图像进行空间自适应降采样进行共轭迭代快速获得大流动结构,再升到满分辨率迭代和全局优化,即可准确捕捉到精细
脊柱分割是脊椎疾病诊断中的关键,通常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们进行纯手工标记完成,非常地耗费时间和精力。因此,迫切需要全自动的脊柱图像分割方法。早期的传统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皆不能满足当前医学发展的需求。近些年出现的很多基于深度学习的脊柱图像分割方法在健康脊柱或局部脊柱上表现出良好的分割效果,但难以适用于复杂场景,鲁棒性不好。为了提高分割精度和鲁棒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三阶段脊柱分割
<正>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稳就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1月8日,福建省人社厅联合省扶贫办、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残联共同下发《关于开展2020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的通知》,在全省组织开展
期刊
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园林城市评选要求和标准中相关指标及政策的解读,分析道路绿化的设计要点,并列举了武汉市近年来在道路绿化建设上的相关案例,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的设计手法,提出以人为本的林荫式道路绿化设计模式,希望为类似道路绿化设计策略提供参考经验。
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关注,尤其是道路建设。道路作为城市和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对道路绿化施工要点进行关注,围绕其养护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地区的情况,才能推动道路建设整体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本文围绕着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工程中的犀牛路四期(工业中路-青云路)道路绿化工程为例,对道路绿化施工的关键点和养护途径做好分析,推动相关道路绿化施工的顺
期刊
随着芯片的制程不断缩小、电路层数不断增多,先进节点制造工艺的套刻相关指标更为严苛,如何精确且快速地测量套刻误差变得更为重要。套刻误差测量是套刻的关键步骤,缩短测量的时间将极大地提升套刻效率,进而提高芯片的产率及良率。为解决此难题,本文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指导,对套刻误差测量进行了算法设计与实现,大幅缩短了测量所需时间。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套刻误差测量算法。本算法涉及到图像的阈值
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展开内在地需要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饱满,这要求中国文化传统适时地革新,以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推进。而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革新,先在地要求以马克思的现实观为视域,反对一切形式的抽象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变迁中有所损益。马克思现实观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尤其体现在黑格尔“实体即主体”和关于“理性”与“现实”关系的探讨中。黑格尔与马克思在反对抽象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方面,具有高度
脊柱相关疾病是人体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脊柱的损伤涉及人体百余种相关病症。近年来脊柱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脊柱疾病检查的首推方法便是CT成像检查,其特点为图像清晰,无影像重叠,密度分辨率高等。通过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对脊柱CT图像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高效的诊断,减少因人工干预造成的失误。然而,由于人类脊柱形状复杂、近邻结构相似、椎骨之间以及椎骨与周围组织的空间相互关系、病理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