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列国志》的写作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冯梦龙辑演《新列国志》之前就已经存在一部列国志小说,即明中期余邵鱼所编《列国志传》,它的刊印比《新列国志》早了大约四十年。两者都是文人创作,体裁和题材一致,都是辑演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兴亡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余邵鱼对材料的组织采用杂凑的方式,小说出现了主题不连贯、叙事结构不合理、详略不当等问题。由于冯梦龙有《春秋》学及纲鉴学背景,他利用自己知识结构的优势,重新辑演了一部新的列国小说。冯梦龙编写《新列国志》时,他统一主题,重新安排小说的叙事结构,对春秋战国时期正史、杂史、野史材料进行了融合。经学、《国语》中有很多议论材料,冯梦龙变“议论”为“叙事”,注意展开矛盾,对经学、史学中的不同立场进行较大限度的融合。正史、诸子、野史材料中对相同人物及事件常常有相异或不同侧面的记载,《新列国志》采用拼接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综合,以便叙事曲折生动以及塑造出丰富的人物形象。冯梦龙通过增加更多的人物关系、人物类型和奇闻轶事,围绕在中心人物及事件附近,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效果。大量神秘色彩的加入丰富了小说的意象。《新列国志》小说内部出现了两种叙事结构:春秋时期的层次结构,战国时期金字塔结构。层次结构是较为松散的结构,而金字塔结构是较为模型化的结构。因为小说有关这两个时期的叙事因素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叙事因素包括时间、故事、情节、人物、视角、动机等因素),因而形成不同的内在结构。《新列国志》中两个时期异质叙事结构的衔接使得小说艺术整体感出现断裂。
其他文献
随着软件规模及应用领域的日益复杂,软件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软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为了将其利用起来进而提升软件质量及保障软件安全,数据挖掘
学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互联网中,互联网产生了海量并有研究价值的文本信息,如何有效的对文本信息进行情感挖掘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通过对文本情感分类国内外现状的
类肽是一种以N-取代甘氨酸作为基本合成单元,类似于多肽的非天然聚合物。与多肽相比,类肽不仅人工合成简单、具有更多的结构多样性,而且耐受蛋白酶的水解。这使得它在生物化
铝及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塑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便携电子产品等方面,但其同时有硬度低、耐磨耐蚀性差、热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铝合金
高空飞行器由于其高机动特性在国内外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由于考虑到其特殊的军事等应用场合,高空飞行器能否具备高精度的导航能力成为了研究的重中之重
功能导电粒子的微观结构和组成对材料的电磁响应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简单、有效、价廉的方式来构建掺杂聚苯胺(Polyaniline,PANI)微/纳结构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
本研究就《针对国内外旅行者的简明指引标志标准化指南——东京都版对译表》中加译与减译的使用原因及其对公示语的语义传递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使用加译的两种情况,(1)在将公示语翻译成中文时,因为信息的发出者(日本人)和信息的接收者(中国人)的“认知编码”存在差异,所以需要运用加译,对中国人难以理解的日本独有的能记符号进行解释说明。(2)为使日语原文中隐化的指代明确,减少误解,所
随着建筑能耗增加,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率大幅提高,我国城市中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逐渐增加。但城市建筑密集,互相遮挡产生阴影,使建筑一体化光伏组件的电、热特性发生改变,使光伏系统的功率输出显著降低,成为BIPV推广的阻碍。本文通过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对遮挡条件下建筑一体化光伏组件的电、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遮挡条件下电性能数学模型、用于ANSYS软件计算的传热模型和热-结
在传统能源日益减少的同时,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得到了应用和开发。为了有效消除谐波对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影响,以谐波为研究对象,从系统中谐波特点、谐波检测和谐波抑制三个方面来考虑,以此来改善并入电网的电能质量。本文主要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谐波检测算法和谐波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光伏电池特性,建立工程仿真模型,仿真得到光伏电池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输出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