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的内在统一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诞生伊始,对自身的探索就从未停止。从古至今的哲学家,都垂青于人的研究。从自然物质组成的人,到人是客观或主观精神的附属物,再到现实的、感性活动中的人,整个人学史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虽然关于人的学说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但是,相较于人是物质和人是精神、意念而言,真正对人作出现实性理解的当属马克思。他将人从物质和虚幻的状态下抽离出来,成为实实在在的、感性的、从事社会性活动的个人,是他赋予了人真正的意义。马克思有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远大志向,他在早期文章《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以下均称《辩论》)中就开始关注到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矛盾;他初次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以下均称《评‘社会改革’一文》)中提出人的实质问题;他还在一系列的文章中揭示人的真正本质问题,他系统地阐述了对人的理解,并赋予人最现实的意义。随着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随之发生转变,历经从抽象理解到科学规定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有人的最高本质、类本质、实践——社会性本质等三种规定,此三种规定虽是以不同的标准对人进行的区分,却存在内在统一性。同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之间,既有横向的包容关系(单向包容),也有纵向的递进关系,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主要经历了从抽象思辨到感性具体,由抽象性的人到现实具体的人的纠偏过程,并在不断纠偏过程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逐渐趋于统一,最终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社会的人。本文意在厘清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间的内在联系,从事实和逻辑两方面把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意在从宏观上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内在统一。
其他文献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保持其高产稳产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其品质,这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直立穗的发现,对构建水稻的优良株型来保证其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而不同穗型水稻所适应的栽培措施亦不尽相同。研究两种穗型水稻因株型差异造成的群体小气候差异,并充分利用其特点,探索一个适宜的农艺相关措施来改善直立穗型水稻生长环境,使水稻的产量及其稻米品质的有效提高已经成了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汇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汇率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一直都是学者最关切的研究内容之一。汇率变动影响着国家的方方面面,不仅对国家的投资和贸易存在影响,还对就业情况、物价高低、工资以及社会整体福利水平都存在着深刻的影响。近二十年来,中国经历了经济的显著性增长,全世界都惊叹于中国的崛起,中国也被冠以“世界工厂”的名号。伴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
实践中,重复交易现象不仅发生在物权这一有体财产交易领域,在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无体财产交易中也并不罕见。法律视角下,重复交易现象的广泛存在是机缘巧合?还是理论制度
目的观察HBV感染慢性肝病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与治疗48周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肝硬度值、转氨酶水平与肝组织学的变化,探讨GP73表达对HBV感染慢性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1)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和肝硬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产生线上网络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多种教学模式。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面积爆发,教育部启动应急预案,以落实“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随着疫情不断好转,学校也逐渐复课,教学从线上逐渐转移至线下。李政涛教授根据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在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融通性和共时性特点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达成一致认识,即诉讼时效的客体为请求权。第196条第2款规定,不动产物权和登记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基于反面解释,似可得出结论——未登记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但,在《民法总则》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人大法工委等部门以及不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交通出行的便利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休闲活动。国际交流的日渐密切更是让许多外国人有机会来中国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但是,语言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需要口译员来帮助导游把信息传递给外国游客,以便他们更好理解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景点的形象。导游口译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主要困难在于信息密集、文化负载词多。本报告以释意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家们密切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话题,萨特作为一名存在主义哲学家更是绕不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这一部分的理论阐述也是萨特理论中非常突出的部分,学界对于这一部分的研究也甚多,但是到目前来看,学者们对萨特这一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萨特对自我与他人“冲突”理论的研究,而对于萨特关于自我与他人“共在”关系的阐述上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从萨特的“共在”理论出发,深挖萨特关于自我与他人“共在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翻译人才的一个重要就业岗位,全职的企业译员的工作似乎略显神秘。学术界对于从事非语言服务行业的企业译员认识度也普遍不高,部分高校老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导致学生译员的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出现偏差。本报告是基于笔者在某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真实的翻译岗位实习经历,通过介绍企业专业翻译团队的运作模式,重点讨论企业口笔译项目管理的流程及其关键要
中国-东盟一衣带水,山水相连,人文相近,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中国-东盟已经着手建立一系列覆盖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但是很多机制,尤其是环境领域中的有关跨界水资源的合作机制尚处在初级阶段。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在加强社会经济交往合作的同时,也对因相邻水资源或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加强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但很多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有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