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毒沙门氏菌携带shSTAT3/shPD-L1重组质粒治疗结直肠癌的体内外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外科手术和化学疗法长期以来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然而其治疗效果欠佳,特别是对于具有转移性病变的患者预后较差。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靶向治疗是一种新方法,成功延长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药物和抗血管生成(VEGF)药物的成功应用,阻断不同关键途径的新药物以空前的速度出现,其中针对PD-1/PD-L1的免疫疗法让更多肿瘤患者获益。在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先批准了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俗称K药)用于治疗带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 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在免疫细胞膜表面广泛存在,而PD-L1是其配体,在肿瘤细胞表面存在。PD-1和PD-L1结合可启动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诱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因而,以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等均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PD-1/PD-L1抗体药物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已有6种抗PD-1/PD-L1抗体药物经美国FDA批准上市,并在多种类型肿瘤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靶向性较差及多种不良反应,如免疫性心肌炎等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6%,这为该类疗法的广泛使用提出了挑战。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蛋白家族成员,以其在肿瘤细胞增殖、存活、侵袭和免疫抑制中的作用而闻名,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参与Cyclin D1、Bcl-2等蛋白的表达调控,是癌症治疗最有希望的靶点之一。有文献报道,STAT3可直接结合到PD-L1的启动子区,从而促进PD-L1的转录及表达,这提示STAT3可能通过PD-L1参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但RNA干扰技术的体内递送系统是目前的技术瓶颈。在课题组前期工作中,我们利用减毒沙门氏菌靶向载体携带sh STAT3质粒,已在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喉癌等移植瘤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了靶向性差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减毒沙门氏菌携带双干扰sh STAT3/sh PD-L1质粒精准靶向肿瘤组织,同时通过抗增殖、促凋亡和增强自身抗肿瘤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发挥抗癌功能,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目的:探讨减毒沙门氏菌携带共表达sh STAT3和sh PD-L1质粒的抗结直肠癌效应。方法:(1)运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共表达sh STAT3和sh PD-L1质粒;以真核细胞转染技术转染鼠结肠癌CT26细胞株。(2)应用电转化技术将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转化入减毒沙门氏菌pho P/pho Q突变株。(3)FITC-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质粒对CT26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4)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对鼠结肠癌CT26细胞株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的作用。(5)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重组质粒对CT2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6)减毒沙门氏菌携带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对皮下荷瘤模型C57BL/6N小鼠的治疗:腹腔注射治疗,对肿瘤体积及小鼠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对小鼠肿瘤组织及其各脏器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及主要脏器细胞形态;对小鼠肿瘤组织进行Western blot实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凋亡、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实验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6、IFN-γ、TNF-α浓度变化。(7)减毒沙门氏菌携带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对原位结直肠癌模型C57BL/6N小鼠的治疗:腹腔注射治疗,对小鼠体重、肿瘤数量等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治疗效果及小鼠脾脏免疫细胞变化。结果:(1)成功构建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成功导入减毒沙门氏菌pho P/pho Q突变株。(2)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质粒使CT26细胞发生G1期阻滞(P<0.001),G1期阻滞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显著下调(P<0.01);重组质粒使CT26细胞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显著增加(P<0.001),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Bcl-2与Bax蛋白比值下降(P<0.01),提示重组质粒通过促凋亡及周期阻滞进而抑制细胞增殖;(3)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能够明显抑制CT26细胞生长及克隆形成能力(P<0.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迁移细胞数量最少,并且其划痕愈合距离最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重组质粒能够显著抑制结肠癌CT26细胞迁移能力。(5)体内实验显示减毒沙门氏菌携带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能够靶向肿瘤部位,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01),并且对小鼠主要脏器无毒副作用;影响周期、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CD4+及CD8+T细胞浸润,NK细胞数量增加,Treg细胞比例减少;调节细胞因子合成、分泌,使荷瘤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增加,IL-6、TNF-α含量降低。结论:(1)成功构建携带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的减毒沙门氏菌载体;(2)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能够同时沉默结直肠癌细胞中STAT3、PD-L1的表达,从而引起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癌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3)携带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的减毒沙门氏菌能够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聚集,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4)减毒沙门氏菌携带的sh STAT3/sh PD-L1重组质粒,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及增加免疫细胞浸润等机制,明显抑制C57BL/6N小鼠结直肠癌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成为一种有效的结直肠癌治疗新策略。
其他文献
<正> 本文着重讨论了单元开关电容电路的简易设计方法。对二阶滤波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设计公式。一、引言积分器、有源滤波器等一般都是由电阻、电容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这种电路结构要实现全集成化是很困难的,这里遇到的问题是,电阻占基片面积大,阻值范围有一定的局限
期刊
<正>中国苹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分别达到1.8亿亩、1.9亿吨,占全世界的41.9%、48.6%。苹果产业已成为苹果主产区的重要经济支柱。近年来,全球气候复杂多变,极端天气增多,晚霜、冰雹等灾害频发且呈加重趋势,给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图1)。目前,冰雹是延安果区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雹灾轻微,导致果树叶片、果实受损,商品性下降,影响当年产量质量和收入;雹灾较重,导致果树皮裂枝断、主
期刊
现有反舰导弹编队识别技术存在侧重于队形识别而非目标选择、对编队末端态势变化考虑不足、实时性偏弱、未考虑队列线检测区间对聚类效果的影响和聚类数优化与聚类迭代过程相互独立等问题。基于Hough变换和优化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反舰导弹编队识别目标选择流程,构建V形、平行和环形编队目标生成与目标选择模型,旋转、缩放、冲淡式干扰和队型变化等编队目标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聚类数优化代价函数在关键聚类数段区分度
一、我国宗教的特殊性; 二、道教简述; 三、北京道教场所分析; 四、对宗教文物(场所)的保护观点; 五、保护宗教文物的政治性、民族性、国际性; 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宗教文物才能得以保护。
会议
河口湿地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是外源氮的一个重要“汇”,其对于生源元素循环过程可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当前闽江河口区氮负荷增强背景下,探讨外源氮输入对湿地土壤磷形态赋存及其关键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输入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输入水平(NNt,对照处理;NLt,低氮处理;NMt,中氮处理;NHt,高氮处理)对湿
基于中国财政制度分析了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平衡的制度关联,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法研究转移支付在县级地区面临财政压力下平衡财政预算方面的作用,并对财政各组成部分的动态调整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县级地区转移支付收入与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几乎具有同等的平衡财政预算作用;转移支付收入与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的变动是由自身引起,不受支出部分的影响;地方财政压力主要源自地方财政支出的波动,并且当地方财政支出增加
目的 评价肿瘤疫苗在结肠癌模型小鼠体内的抑制效果。方法 用CpG的β-葡聚糖纳米颗粒(CpG β-glucan nanoparticles,CNP)于体外刺激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同时设PBS组、NP组(无CpG纳米颗粒)、Lysate组(MC38细胞裂解物)及CpG组(CpG1826),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直接造成的疼痛,如多发性神经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和卒中后疼痛.目前,N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枢敏感化是慢性疼痛发生和维持所必需的.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脊髓背角突触的兴奋性及可塑性改变是中枢敏感化的关键.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ent
磷是亚热带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营养元素,而氮沉降量的增加会降低土壤磷的有效性。该研究以微生物和植物细根为重点探究土壤磷转化,揭示氮沉降背景下低磷有效性土壤的磷供应及生产力维持。通过在福州长安山模拟氮沉降实验,设置对照(0 kg·hm–2·a–1)、低氮(40 kg·hm–2·a–1)和高氮(80 kg·hm–2·a–1) 3个处理,收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的
<正>20世纪早期德国艺术史经历一段与人类学、美学及哲学亲密关系的时期。德国哲学家德索尔曾提出“一般艺术学”概念,此观念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基础。此后随着艺术学的细化,不同学科之间逐步走向疏离。近三十年来古典学学者返回历史中去寻找思想史轨迹,并从人类学中去理解文化遗存及文化记忆现象。今日我们追溯历史,探究人类学之于艺术学的重要意义,显然具有总结过往、探求新知、重新出发的特殊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