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WAS和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多发性硬化症相关lncRNAs的预测和功能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1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以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炎性反应和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征。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截止2013年,全世界大约有230万人罹患多发性硬化症。目前,长非编码RNA(lncRNAs)被认为是一种在多发性硬化症的分子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调控因子。并且,已经有少数几个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以及它们在疾病中的作用被一些分子生物学实验所确认(比如:linc-MAF-4、NeST和lnc-OPC等)。另一方面,以往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还发现了大量的与多发性硬化症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然而,尽管人们已经围绕多发性硬化症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是对于涉及到基因组非编码区域的突变和转录调控对多发性硬化症所起作用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的很少。此外,与其它的一些复杂性疾病(比如:癌症)相比,被确认的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的数量以及对于它们在疾病中的功能的认识还显得非常不足。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基于RNA-seq数据,对多发性硬化症中SNPs位点的突变对lncRNAs的影响情况,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然后,基于已知的与多发性硬化症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等信息以及连锁不平衡原理,我们设计了一套分析流程去预测新的潜在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接下来,我们使用了一种基于表达量的meta分析方法去整合来自不同实验的RNA-seq数据,以验证之前的预测发现,并进一步探索这些lncRNAs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可能的功能。最后,我们利用了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scRNA-seq数据,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对这些lncRNAs在少突胶质细胞中的功能和分布情况进行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我们使用了一个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策略,从RNA-seq数据出发,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同时获得来自同一个样本的lncRNAs表达量数据和SNPs位点分型数据。这些样本来自51个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和91个作为对照的健康个体。基于这两组数,我们进行了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分析。我们一共得到了2383个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s。这些lncRNAs在脑组织中特异性的表达,并且它们中的517个的表达量会被定位在其序列中或邻近的SNPs位点的突变所显著影响。然后,我们评估了这些顺式eQTL SNPs位点的功能特征和疾病特异性,以及相应lncRNAs的二级结构受到它们影响的情况。结果显示,这些顺式eQTL的SNPs位点仅会显著特异性地富集在基因间区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SNPs位点集合中。并且,这些SNPs位点也会显著地改变大约17.6%的表达量受其影响的lncRNAs的二级结构。
  第二,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我们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确定的已知与多发性硬化症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以及连锁不平衡原理,预测新的潜在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我们从4个权威的数据库中一共收集了12025个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SNPs位点,并使用HaploReg工具找到与之处于强烈连锁不平衡中的111581个非编码SNPs位点。然后,根据之前的研究结论,我们对这些SNPs位点进行注释,并去除了其中不属于基因间区域的49218个位点。剩余的这些非编码SNPs位点中,有2855个定位于1430个lncRNAs的转录本区域。最后,我们通过计算最小自由能变化的方法,评估了这些SNPs位点对相应lncRNAs转录本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共有374个lncRNAs的二级结构会被相应的438个SNPs位点显著地改变。我们定义它们为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候选lncRNAs。
  第三,我们通过整合大规模的RNA-seq数据,验证这些候选lncRNAs与多发性硬化症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它们在疾病中的功能。我们首先从3个权威的数据库中收集了目前为止所有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人类RNA-seq数据,并计算出每个样本中lncRNAs的表达量。经过质量控制,我们保留了59428个被定量的lncRNAs转录本,它们包含了173个候选lncRNAs的转录本。然后,我们使用了一种基于表达量的meta分析方法整合这些数据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我们发现有35个候选lncRNAs转录本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和对照组间显著差异表达。它们被定义为潜在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基于超几何分布评价的结果显示,我们提供的这套分析方法对发现新的潜在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是有效的。最后,通过加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邻近基因和eQTL分析、以及基因集富集分析,我们发现这些潜在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在疾病中的功能可能与脂肪酸和类固醇代谢的调控有关。
  第四,我们使用了一组小鼠的scRNA-seq数据集,进一步探索之前发现的这些潜在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在少突胶质细胞及其亚群中的功能和分布情况。通过对lncRNAs在单细胞水平上的定量,以及基于层次聚类和tSNE降维的细胞亚群分析,我们发现少突胶质细胞在lncRNAs表达量的层面上可以分为4个细胞亚群。然后,我们在各个细胞亚群中对lncRNAs进行了差异表达分析,以及在人类和小鼠lncRNAs之间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有5个潜在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在3个少突胶质细胞的亚群中被显著下调。最后,结合之前的基因集富集分析的结果,我们推测这些潜在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在少突胶质细胞中对疾病的作用可能与脂肪酸的代谢和髓鞘的形成有关。
  综上所述,本课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流程,并预测发现了新的潜在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同时,本课题第一次研究了多发性硬化症中SNPs位点上的突变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lncRNAs的影响。并且,本课题第一次研究了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lncRNAs在少突胶质细胞中的特征。这些发现会对更好的理解多发性硬化症的分子机制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受访专家  谷世喆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院长。 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世界针灸交流学会中医创新委员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保健养生学会副会长、
期刊
受访专家  王 辰  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日医院院长,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病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等领域的医教研工作。  苏 楠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部主任医师,硕
期刊
流体自由面运动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都有着重要价值。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逐步提升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不断发展,数值模拟已经成为研究流体运动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实现更高精度和效率的模拟,一种新的网格技术——自适应网格方法(Adaptive Mesh Refinement,AMR)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基于开源的树型块结构自适应网格框架——Afivo(Adaptive Finite Vol
受访专家  王海隆  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后,博士后合作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风湿病科负责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美国梅奥诊所访问学者。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白求恩医学专家委员会青年科学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对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精准诊疗及关节软组织疼痛微创治疗有独到见解。擅治类风湿
期刊
受访专家  王建六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兼任国际妇科癌症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等。临床工作主要侧重于妇科肿瘤、盆底疾病和生殖系统整复。擅长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等。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2003年百变歌后梅艳芳因宫颈癌永辞于世,年仅40岁
期刊
受访专家  杨金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首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主任。兼任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市糖尿病综合会诊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内分泌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您有没有想过,我们人的一生能吃下多少食物呢?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种说法,“人的一生只能吃九吨食物,而且谁先吃
期刊
受访专家  张忠涛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外科教研室主任、普通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学系主任。擅长胃肠及肝胆外科手术,包括肝脏移植、肝胆微创手术、代谢(减重)手术等。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张鹏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普外六科(
期刊
在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中,如何运用同一官能团有效地同时构建一个或多个新的化学键一直是有机合成的研究重点。本论文以α,α-二芳基烯丙醇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官能团化策略,实现了α,α-二芳基烯丙醇的氰化反应、氧化二氟烷基化反应、氧化羟基化反应以及不对称氧化羟基化反应和不对称氧化三氟乙氧化反应。第一部分工作:I_2/Li_2CO_3促进的α,α-二芳基烯丙醇的氰化反应研究以α,α-二苯基烯丙醇为标
单层Cu2Si材料在理论预测中具有良好的自支撑稳定性和超导性质,具有成为拓扑材料的潜质,受到了实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Cu2Si层状材料可以通过在Cu表面以及Si表面生长来制备,目前尚无法实现剥离。Cu表面生长的Cu2Si,Cu体相晶格和Cu2Si的晶格非公度达到-15.9%,表面重构形成R30°-Cu2Si/Cu(111)结构。Si表面生长的Cu2Si,表面是金属态,体相是半导体,理论上具有更优异的表面性能。Si衬底表面Cu2Si的电子态和拓扑性质的表征目前已经取得初步结果,但解释和机理尚未成熟。该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