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件化生长模型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生长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已经有数以百计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但是它们的开发尚无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各种模型对作物生理生态过程的量化描述繁简不一,参数取值差别较大。本研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作物生长模型构建理论和本实验室形成的作物模拟方法体系与基本框架,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创建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通用算法框架,并以此为核心,结合气象生成模型、品种参数生成模型及策略分析评价模型,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软构件技术,研制了基于构件化生长模型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实现了农作模拟预测、决策支持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有机耦合。根据作物的不同类型,对国内外作物生长模拟模型进行系统分类,再以作物的一般生理生态规律为基础,将作物生长模型划分成五大组成模块,通过系统地分析、综合,提炼作物生长模拟通用算法框架,涵盖了作物阶段发育和物候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叶面积指数、产量形成等主要的生长动态过程,并采用参数化建立了不同作物的生长模拟模型通用算法。采用1996年在南京进行的小麦播期试验和2004年在南京进行的水稻氮肥处理试验资料对通用模型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采用通用算法框架建立作物生长模型不仅能可靠地预测不同品种和肥水条件下的作物生长动态,而且综合实现了多种作物的模拟预测功能。这种通用算法使不同的作物采用了相似的模拟方法和统一的参数设置,便于模型的不断完善与扩充,并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加强系统的模块化和可靠性,统一不同作物模型接口的规范,增加软件生产率,降低开发代价。通用算法的建立为发展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开发平台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并为通用性、综合性数字化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以作物生长模拟模型通用算法为主线,结合气象生成模型、品种参数生成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软构件技术,构建了符合COM标准的生长模型组件及基于模型组件集成的综合性作物生长模拟系统,系统包括发育进程、光合生产、物质分配、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养分平衡、水分平衡等模块,可以预测不同生态环境、品种类型和生产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及其与水分和养分的动态关系。系统以C#为开发语言,MS-Access 2003设计数据库,Windows为界面,通过下拉菜单、工具条、图标、图形和表格等方式和用户进行交互,实现了系统功能与用户界面的较好统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决策支持技术,基于COM标准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组件,建立了基于构件化生长模拟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由模型库、数据库、模型字典、人机接口和用户界面五部分组成,具有农作信息管理、动态模拟、方案评估、因苗预测、时空分析及系统维护等功能,具有系统性、动态性、预测性和决策性。基于水稻和小麦作物的实例分析显示,本系统采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通用算法框架,不仅能可靠地预测不同品种和肥水条件下的作物生长动态,而且综合实现了多种作物的模拟预测与管理决策等功能,可为发展通用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是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在世界产稻国均有报道。白叶枯病菌寄主特异性强,且与水稻之间为典型的基因对基因互作关系,是分子植物病理学中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重要模式系统之一。根据基因对基因学说,植物抗病性常常是由来源于植物的抗病基因与相应的来源于病原物的无毒基因互作所决定的,无毒基因决定了病原菌对
苎麻(Boehmeria nivea L.Gaud)是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和加工历史。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越来越深入,苎麻基因工程特别是苎麻转基因技术也逐渐展开,苎麻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愈显重要。本研究以苎麻优良品种“华苎4号”和“资兴麻”为材料,利用高效细胞分裂素氯吡苯脲(CPPU)进行苎麻离体再生研究,测定了不同CPPU对茎尖扩繁和愈伤组织诱导以及不定芽的分化的影响,测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之一,全球一半的人以稻米为食。抽穗期是水稻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决定了品种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对抽穗期QTLs进行定位并研究其遗传效应在水稻育种中是至关重要的。抽穗期的性状表现连续变异,受多个QTLs控制。目前,近等基因系群体被认为是理想的QTLs鉴定、定位以及克隆的工具。本实验利用以籼稻Ⅱ-32B为轮回亲本,粳稻Azucena为供体亲本构建的近等基因系材料,对第3号染色
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作物以及粮食作物,是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被人们称之为长寿食品.同时,玉米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微量元素、蛋白质、脂肪以及纤维素等,能够为人体补充大量
为给合理制定灌溉和施肥措施提供实践依据,本试验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3个水分处理为主区,6个肥料处理为副区),分析了水肥耦合对半冬性小麦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以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1.水肥耦合对小麦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各个水肥处理在整个生育时期茎蘖数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拔节期茎蘖数最大,在开花期趋于稳定,越冬期和成熟期茎蘖数接近,但成熟期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