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晋南地区丧葬鼓吹乐是该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地区农村的丧葬鼓吹乐,目的是为了映射出整个晋南地区丧葬鼓吹乐的历史地位及存在价值,为山西晋南地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南地区丧葬鼓吹乐是该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地区农村的丧葬鼓吹乐,目的是为了映射出整个晋南地区丧葬鼓吹乐的历史地位及存在价值,为山西晋南地区关于丧葬鼓吹乐的研究提供文字性的基础资料,旨在激发现代社会及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关注。笔者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通过对上郭乡鼓吹乐班的采访了解到现在老艺人的窘迫处境,以至于多数艺人转行从事其他行业,而鼓吹乐的传承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笔者针对这一情况给出了几点建议,冀望能为晋南丧葬鼓吹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对于晋南传统音乐的研究,多数学者的重点放在该地区的戏曲和锣鼓中,如芮城县线腔、河东道情、万荣花鼓、绛州鼓乐、威风锣鼓等,但对于该地区丧葬鼓吹乐研究的文献寥寥无几。本文所研究的丧葬鼓吹乐,是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最近,也是人们最为熟悉且分布最广的一种音乐种类。长久以来,丧葬鼓吹乐伴随着丧葬礼俗渗透在晋南人民的生命长河中,经历了时间的流逝、外来音乐的影响,丧葬鼓吹乐依然保存至今,足以证明其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及价值。本文通过田野调查,采访乐班乐人并参与音乐活动,获得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力求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究,尽可能的为晋南地区丧葬鼓吹乐的传承和保护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让丧葬鼓吹乐在山西传统音乐种类中占有一席之地,填补在晋南传统音乐研究领域中丧葬鼓吹乐的空白。本文笔者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上郭乡的丧葬鼓吹乐作为研究对象,在结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丧葬仪式进行田野调查,以民俗学的视野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丧葬仪式中鼓吹乐的生存背景、音乐形态、功能特征及传承发展加以分析和研究。同时对鼓吹乐班的基本构成、传承方式、演奏曲目以及乐器配置等方面进行搜集和整理,根据田野调查所得到的结果,真实、详细、客观的对该地区丧葬仪式及丧葬鼓吹乐进行探究,以期对读者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政治资本一直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政治资本即制度化的社会资本,个人拥有政治资本可享受由政党、政权及意识形态提供的身份、权力、资源和由此而来的威慑和影响
装配式施工目前在建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专业和材料构件。而对于机电安装施工来讲,通过使用装配式的技术可以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创效、安全生产、提高质
【正】 唐朝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封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制度,也完备起来,铨选制度(即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如此。本文试就唐朝时期铨选的对象、方法及铨选制度与
苏州国际影视城项目的建筑功能复杂,导致了消防给水系统的多样性。对工程各消防系统用水量及一次消防用水量的确定作了介绍,并对几个特殊区域的消防系统做法及在消防系统设计
名人广告,作为一种证言性广告,是通过消费者熟知喜爱的名人实证代言来传递商品信息,更容易被消费者认知、接收和引起购买行为。名人广告丰富了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但存在名人
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如何应对自媒体环境给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创新职业生涯辅导思路,探索出适合自媒体时代需要的新方法,是我们亟须解决的崭新课题。
辽宁鼓乐是我国现今仍十分活跃的民间乐种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鼓乐与礼俗的结合日益形成一种民俗文化事项,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辽宁鼓乐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历史的。其丰富的内涵透露着不同时代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变迁与对传统的继承。本文将辽宁鼓乐置放在音乐形态、主要生存空间及“非遗”的语境中,将其作为一个象征符号来考察,从表层的音乐现象着手,由浅入深地对辽宁鼓乐的文化价值进行研究。首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世界,文化已日益成为民族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本论文通过比较分析邓小平、江泽民
本研究通过探讨瑜伽呼吸法的特点及作用机理,从而为人们进行科学的瑜伽呼吸训练提供帮助。研究认为,瑜伽呼吸法主要包括调息法、收束法以及契合法等。其训练方法的特点为:呼
“代表”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词语,它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尽管如此,它的内涵却很少被人们真正重视。中国语境中的“代表”概念是19世纪末期由日本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