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20世纪90年被引入中国以来,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引发了关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智力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对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启发教育工作者更新和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学者们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领域内的运用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围绕坚持“为多元智能而教”和“用多元智能而教”两个基本观点展开讨论,由于对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他们在对理论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些误区。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这些误区和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分析,分别是“理论认识”层面和“实践运用”层面。主要围绕学者们在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以下问题展开:概念认识的不足、对传统教师本位论的坚持、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对历史学科固有特点的忽略、对历史教育本质的忽视、“拿来主义”的误区、“形式化”和“理想化”的误区等。这些误区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历史教师、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努力,在智能检测手段、历史探究专题、新型历史课堂和档案袋评价等方面进行努力,将外来的教育理论科学高效地运用到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