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政策产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完善发展,利率政策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完善程度不同,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很难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上产生相同的效应,因此,需要我们对利率政策在不同区域上的效应差异的存在性和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创造相关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使利率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把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四个经济区域,分别把全国和各区域的名义产出和实际产出与实际利率指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统一的利率政策产出效应在各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我国的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在我国的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利率政策对东部的产出效应最为显著,远远大于对西部的影响,而中部和东北介于二者之间。本文进一步对导致我国利率政策产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的分析发现,造成我国利率政策产出效应区域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和企业结构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银行体系结构丰富,微观主体的金融努力程度高,对利率敏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在企业结构方面私营中小企业的比重大于其它三个区域,所以经济活动对利率信息的反应敏感,利率政策在东部能够获得很好的产出效应。因此,为了提高利率政策在中部,东北和西部三个区域的产出效应,缩小我国利率政策产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微观主体的金融努力程度、加快调整我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尝试实施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加深利率市场化程度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汇率制度改革实施至今已近六年,由于央行并没有明确公布人
目的探讨声带沟的手术修复手段,以提高疗效。方法对经喉动态镜检查确诊的26例声带沟患者,采用喉显微外科手术加嗓音训练的综合方法治疗。其中单纯声带沟切除术9例,黏膜微瓣整复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传统法律文化深厚的影响,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不和谐的现象,这直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
“听”是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美国著名外语教学Wiga MoRivers指出,生活中45%的信息是靠听获取的。由此可见,听力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学习英语如果不
越南文化与骆越的关系,一直是越南学界讨论的焦点。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的那些活态传承的神话叙事及信仰仪式展现了岱侬族与中国古骆越文化的深远渊源。这些文化传统不仅在民
在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中人员身份种类参差不齐,有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同时存在大量的代课教师。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年全国代课教师为100.55万。经过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