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基和Pd基电极的表面修饰和双金属复合材料电极上醇氧化反应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研究平面金属电极的表面用另一种金属进行沉淀修饰所制备的表面修饰电极以及在载体负载的二组份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电极对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Au修饰的Pt电极上1,3-丙二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在恒电位条件下使用氯金酸作为金的前驱体来制备不同金沉淀量的 Au修饰 Pt(Au/Pt)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检验电极活性。Au/Pt电极对1,3-丙二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明显高于Au和Pt电极。同时,Au/Pt电极上的峰电流值随着金负载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表明金的沉积量对Au/Pt电极的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  二、Pt和Au两种元素修饰的Pd电极上乙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通过将铂和金两种金属沉积到多晶钯电极上,制备出不同铂和金负载量的PtAu/Pd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对乙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铂和金对钯的修饰可以显著提高钯电极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PtAu/Pd电极的峰电流值远高于Pd电极,其值与铂和金负载量密切相关。电流?时间曲线显示PtAu/Pd电极的抗中毒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碳载的PdAu二组份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对1,3-丙二醇和1,2-丙二醇氧化反应的不同电催化效果研究。PdAu/C催化剂上1,3-丙二醇氧化反应的氧化电位与Pd/C催化剂很相似,但其峰电流密度随着Au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dAu/C催化剂也具有很强的抗中毒能力。但是,不同Pd:Au组成比的PdAu/C催化剂对1,2-丙二醇氧化反应催化效果不理想,表现出与1,3-丙二醇氧化反应明显不同的特征。  四、碳载的PtPd二组份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上1,2-丙二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使用H2PtCl6和Pd(NO3)2制备不同Pt:Pd组成比的PtPd/C催化剂,并作为电极材料用于碱性介质条件下1,2-丙二醇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PtPd/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Pt/C和Pd/C催化剂,其中Pt:Pd组成比为1:3的PtPd/C催化剂的峰电流值约为Pt/C催化剂上峰电流值的6.8倍,为Pd/C催化剂上峰电流值的2.5倍。
其他文献
C-N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键,其结构广泛存在于现代药物中,如伊马替尼、地西泮、氯丙嗪等。替尼类是一类新型生物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替尼类抗肿瘤药物包
本研究采用失水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an8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尿素为引发剂,液体石蜡为油相,在反相乳液中制备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研究其絮凝性能,并对接枝共聚物进行改性,制备
该文通过使用系列有机溶剂对蒙椴树皮进行连续提取,得到不同的有机溶剂提取物.利用柱层析、薄板层析、萃取、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技术对不同种类的有机溶剂提取物进行分析,从中
吲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制药、农用化学品、材料化学等领域的特殊杂环骨架。因此,合成和功能化具有光学活性的吲哚衍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手性磷酸催化的吲哚衍
石墨相氮化碳(g-CN)是一种新型、无金属的,具有类石墨层状结构的碳质材料。因其具有光学特性、半导电性,以及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碱性氮物种等优势,近年来,g-CN在光催化、气体储存、燃料电池和多相催化领域凸显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并被视为可替代传统碳质材料的新型多功能材料。g-CN的催化活性与其织构性质有着重要关联。相比传统的低比表面积的块状g-CN,介孔g-CN具有高的比表面积(>200 m2 g-1)
互联网在大众生活中的日益渗透,催生着我国网民结构的变化。2012年底,我国40~59岁的中年网民占到网民总体的16.8%,达到历史最高值。与此同时,社交化已成为网络传播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