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开采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产生了大量的采油废水,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为此采油废水处理后用于回注,对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回注水水质要求较高,如何进行经济而有效处理,使其达到相应的回注要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课题针对采油废水特点及回注用水的水质要求,在对比各工艺处理效果及处理成本等优缺点的基础上,对采油废水进行了斜板隔油处理和混凝沉淀处理两方面的研究,以期找到一条处理效果更好,处理成本更低的采油废水处理路线。斜板隔油处理主要是通过斜板隔油装置去除采油废水中的可浮油,以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和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费用,斜板隔油处理具有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处理费用低等优点。本课题通过设计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实验影响程度的大小,得出斜板隔油装置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实验表明,斜板间距对装置的除油率影响最大,斜板倾角对实验的影响程度最小,并进一步确定装置的最佳的水平组合为:斜板倾角为45°,斜板间距为15mm,废水停留时间为60min,在此条件下,斜板隔油装置达到最大的处理效率。混凝除油处理是通过混凝剂的投加破坏乳化油的稳定结构,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油类物质,混凝除油技术成熟,有多种混凝剂可供选择,方法简便易操作,除油率高。本课题选取四种混凝剂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处理一定量的废水,四种混凝剂的最佳用量中聚丙烯酰胺最少,为18mg/L,聚合氯化铝用量次之,为150mg/L,硫酸铁用量最多,为1500mg/L;同时发现聚合氯化铝对反应环境的pH值要求最低,在pH为8时就达到很高的处理效率,具有相当的优势;总体比较而言,聚合氯化铝具有用量少,混凝效果受pH值和温度影响小,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最低等优点,是一种优秀的水处理药剂。课题最后对斜板隔油装置的除油率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理论表达式可以知道增大板长L、油水密度差ρ-ρ0的数值,或者减小进水流速u0、板间距h的数值,都可以提高装置的除油率。最后将理论计算出的除油率和实际值进行对比,发现相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课题尝试提出了对理论计算式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