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个联动、开放、有机的复杂系统,其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式很难全面地反映城市的生长的形态,还需要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进行补充。城市中的某些有限的区域、甚至建筑等单元可能对城市的发展、更新、改造、再生等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一段周期内城市发展的引擎。借鉴其它学科中“生长点”的概念,本文提出了城市生长点的概念,其意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一个或一组特定的城市元素为核心,能够激发起周边城市区域快速发展,此生长周期内的这些城市元素可称为城市生长点”。
城市原本以“点”的形态而产生,发展过程中在空间层面上形成“点”-“轴”-“网”演化过程。城市生长点作为城市肌理的相异部分,通过入侵、扩张、更替等形式嵌入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最终产生共生而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其过程体现了集聚与扩散、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双重作用力的推动与制约。
从城市发展的时间层面上来看,结合城市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城市“生长点”体现出不同偏向的作用力,包括生长作用力,再生作用力,跨界耦合作用力,这三种作用力密不可分、相互联系、此起彼伏贯穿于城市生长点生命周期的始终。
基于时空层面的研究,城市生长点的发展机制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为城市居民提供能满足其特殊而不可替代的需求的空间和环境,形成城市网络中“能”和“流”的汇聚点,进而刺激周围区域的发展。研究分析总结了现有城市生长点的开发机制,从定性定位、建设强度、投入与培植、设计层面的总体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城市生长点开发机制的总体原则,并提炼出几种典型的开发模式,结合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通过对城市生长点时空演化形态及开发机制系统而理性的研究,为研究动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局部作用于整体的过程提供一种思路,从而能更加有机的、辩证的解决城市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