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蒲柏:一位充溢着浪漫气质的古典主义诗人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Temp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历山大·蒲柏是启蒙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英国新古典主义诗人,在他的一生中,有大量的文学创作,如《温莎森林》、《夺发记》、《田园记》,《批评论》、《人论》等等。《批评论》是蒲柏第一次用散文形式写就的诗歌,体现了他成熟的见解,清晰的思路,以及一种创作风格的兴起。 新古典主义是17世纪在西欧、特别是在法国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在文艺发展的继承方面,古典主义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向古代学习的风气,但是却将之推向极端,借古颂今,为绝对王权服务。因此,古典主义特别推崇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学。古典主义积极地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模仿古代,制订统一的艺术规则。 有人把蒲柏的死看作噩梦的过去,但更多的人却勇敢地纪念他,正确地评价他。蒲柏的名声,曾经有过起伏,他的诗歌盛行于18世纪,模仿者甚众,虽然当时有人攻击他的学识与人品,但他的诗才依旧为大家所折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浪漫派的诗风日衰,新古典主义合理的价值层面又得到重视。人们重新发现了蒲柏诗歌的许多优点,尤其是他对“英雄双韵体”的运用,这一切均奠定了蒲柏在英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奥登(W.H.Auden,1907—1973),在其晚年的一本关于名人的幽默讽刺诗集《学术涂鸦》里,系统正确地评价了蒲柏,给蒲柏研究者指明了研究方向。一方面,作为启蒙主义时期英国最具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诗人,蒲柏是遵循着古典主义的原则进行文学创作的,由于其创作窒息了想象力和“作诗热情”,不能使他的读者如痴如醉,所以他的地位始终没有超越荷马和密尔顿。更有甚者,有些与蒲柏同时代的诗人企图
其他文献
上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在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引进潮流中应运而生。一百多年来,数以万计的外国优秀文学读物被翻译成中文,并成为中国几代人的童年精神粮食。尽管如此,儿童文学翻译在
目前自动换刀装置(ATC)中多头弧面凸轮曲面复杂,精确建模难度比较大。以弧面凸轮几何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各动作段从动盘滚子与弧面凸轮的啮合情况,编写各动作段相应滚子扫过的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继纳丁·戈迪默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南非作家。他以简洁含蓄的行文方式和风格多变的创作手法著称。在其作品中,边缘群体不仅是他关注
“搭配”这一个概念最早是由弗斯(Firth,钱瑗,1997:43)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弗斯的“搭配”是指一种“结伴关系",即词的意义从与它结伴同现的词中体现。语言学家将这种“习惯性
编者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最近,市委书记黄镇东在《求是》杂志发表的这篇理论文章,从重庆的实际出发,对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本刊特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