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oo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晶玻璃是材料科学发展上的一项最近的进展 , 它是通过玻璃在加热过程中进行 控制晶化而制得的一种含有大量微晶体的多晶固体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它在光、电、磁、生、化等微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国防尖端技术、机械制造等领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作为建筑装饰材料,美观、高雅,集 中了玻璃、陶瓷、石材的性能优点。 本文主要研究了福建永安煤矸石在建筑装饰微晶玻璃材料上开发与研制工艺上 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其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它的整个制备过程主要是基础 玻 璃配方的拟定、玻璃熔制和基础玻璃的热处理使之转化成微晶玻璃。配方的拟定主 要是根据煤矸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在 CaO - Al 2O 3- SiO2 系统相图硅灰石初晶区中选择不 同的基础点拟定不同的配方,经过试验,配方: SiO 2 52.92 Wt% Al 2O3 13.24 Wt% CaO 21.314 Wt % Na 2O 7.275 Wt% K 2O 1.99 Wt% Fe 2O 3 1.49 Wt% 其他 0.57 Wt% 是比较好的, 后期的所有实验都是基于该配方上的。按照配方,混均的原料在高温炉中 1450 ℃熔 融、均化 2 两小时后将熔体注入水中 水淬成碎玻璃。然后球磨成玻璃粉,烘干、压制 4 成型。利用正交实验方法 L 9(3 ) 确定了微晶玻璃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测定了不同 热处理条件下材料的收缩率和体密度并借助 XRD 、 SEM 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探讨热处 理工艺制度各因素对煤矸石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进一步核实了利用正 交实验方法得出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核化温度 820 ℃,核化时间 3 小时,晶化温 度 900 ℃,晶化时间 2 小时。通过与建筑陶瓷、天然花岗岩和天然大理石性能的比较, 显示了煤矸石微晶玻璃性能的优越。 试验表明 , 利用福建永安煤矸石尾矿开发研制微晶玻璃装 饰材料在工艺和性能上 都是可行。这对煤矸石和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正>蔡义江先生析韦端己《菩萨蛮》词意,以为"词的主题是赞美江南"(见《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苏教版教参引为参考),细读殊觉不妥,思之再三,思归似是正
汉语方言世代口口相传,文字与口语脱节现象由来已久。本文以考证的方式对存在于青岛方言中的俗字进行本字考究,分析这些青岛方言常用字的音、形、义的历史来源。
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很重视新闻的传播,一个新闻事件如何传播,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用什么平台、选哪个媒介固然重要,但是,最终拼的还是采访新闻
论文提出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建立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三条经济走廊的设想,并分析了三条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条件、可行性及对中国和云南省的重要
<正>"两个女人同时落水"的问题是中国男人的集体噩梦。一边是爱得如胶似漆还正眼巴巴望着你的女友,另一边是你心底永远无可替代的母亲——似乎怎么选择都不对。这个难倒了大
未来传统零售业仍不可或缺,因为实体店提供的购物体验是在线购物所难以企及的。而科技的快速变化也必然会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一定影响,发展过程很有可能会引发传统零售业从未出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是对养禽业影响最大、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长
九嶷山位于湖南省南端的永州市,处于宁远、蓝山、道县、江华四县之间,在这里生活着一个勤劳、朴实、智慧、勇敢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瑶族。九嶷山地区的瑶族人口数量众多,占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产业。通过分析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可知在总体上"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效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