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含层状碎屑岩与断层构造的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西南是我国重要的黄金分布区域,被誉为“中国金州”,矿体以细碎屑岩为围岩及赋矿岩,采矿巷道稳定性受层状碎屑岩和断层影响很大。开展黔西南含层状碎屑岩与断层构造的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为含层状碎屑岩与断层构造巷道提供支护依据。本文以锦丰金矿150E巷道为背景,通过物理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黔西南含层状碎屑岩与断层构造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建立了层状巷道顶板岩梁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围岩体变形破坏影响因素。研制了碎屑砂岩、黏土岩相似材料,开展了含层状碎屑岩与断层构造巷道相似实验,获得了巷道围岩体裂隙演化过程及围岩变形破坏空间分布特征。用数值实验,研究了碎屑岩层厚、断层倾角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锦丰金矿巷道围岩体破碎,节理及裂隙发育,巷道在地应力、采动应力、支护强度不足等因素下,锚杆锚索与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体耦合效果差,锚杆锚索易失效,顶板及两帮围岩体变形破坏严重。(2)建立了层状巷道顶板岩梁力学模型,分析了层状巷道顶板岩体受力状态,研究了碎屑岩层厚、弹性模量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当巷道宽度一定时,弹性模量E越大,顶板岩层厚度h越大,岩层受到的拉应力越小,巷道围岩稳定性越高,碎屑岩层厚、弹性模量是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3)制作了含层状碎屑岩与断层构造巷道相似模型,进行了围岩破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巷道承载能力随着层厚的增加而变大,随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断层削弱了巷道围岩整体强度。巷道围岩体易在层状碎屑岩交界面与断层破碎带处破坏,巷道顶板与两帮岩体应变波动幅度较底板大,断层带附近巷道顶板冒落严重,巷道两帮岩体向临空面挤压变形破坏最严重。(4)利用数值试验,分析了层状碎屑岩层厚、断层倾角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碎屑岩层厚的增加,减少了巷道围岩体软弱结构面总占比,巷道承载能力增强。巷道推进中断层上盘围岩体比下盘围岩体变形破坏严重。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大,巷道前方应力集中区向巷道顶板深处岩体转移,断层倾角越大,巷道围岩体承载能力越弱,模型发生破坏时极限载荷越小,与物理实验结果一致。(5)为了确定合理支护设计,推导了锚杆支护力学参数,设计了巷道支护方案。对巷道围岩体及断层破碎带先注浆加固,再进行锚杆+锚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措施后,巷道围岩体变形破坏程度较小,较好的解决了巷道难支护的问题。
其他文献
煤层气是煤炭形成时的伴生产物,同时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加强对煤层气的开发力度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与经济意义。煤岩吸附/解吸量和渗透率是反映煤层气井产出能力与抽采效率的重要参数,对评判煤层瓦斯运移难易程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随着资源深部开采的常态化,高储层压力、高温及高地应力等问题加剧了煤岩吸附与渗流演化机制的复杂性。此外,为进一步提升煤层气开发效率,煤层注热逐渐成为增透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因此,研究温度与
氢氧直接合成H2O2具有工艺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绿色且经济可行的方法。目前,Pd基催化剂是直接合成H2O2最佳的催化剂。但是,常规Pd基催化剂合成H2O2的选择性和产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Pd基催化剂活性组分Pd利于H2O2的合成,但也利于O2和H2O2中O-O键易解离,导致H2O2选择性和产率较低。此外,H2O2的合成反应0仅在Pd表面进行,体相中的Pd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极大浪费。要想
实体识别任务和关系抽取任务是信息抽取的两大经典任务,对自动问答、知识图谱等下游任务的搭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抽取任务中的实体关系抽取任务进行研究,该任务旨在识别出文本中的各种实体,并分析判断出各种实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实体关系抽取领域数据集质量低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标注策略对英文Sem Eval2010 Task8公共数据集和中文司法
现代化工厂中,为了提高厂内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可靠性,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工厂状态的检查巡视,如变电站和地下井道中的巡检等。本文设计开发了一款应用于无人值守工厂的轨道式机器人,机器人按照轨道进行运动,机械臂搭载了摄像头对工厂内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查,将数据通过以太网传送到上位机软件,方便人工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完成轨道式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部分,设计实现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模块,实现电机的驱动、加减速算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开始从线下的实体店铺转移到线上的网络平台,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发电商服务平台。但很多电商服务平台因为使用的传统技术栈和单体架构模式面临着挑战,系统开发维护困难和扩展性差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电商服务平台的这些问题,近几年开始倡导使用新的技术栈和设计思想来对系统进行开发以及架构优化。本论文的课题来源于与某公司合作研究的小型电商服务平台,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完成了系
5G时代在2019年正式到来,由于人们对数据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通信系统在各个通信场景中的指标越来越高。在5G基站将大规模密集建设的情况下,对未来5G建设中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自由空间光通信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替代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在自由空间光通信场景下,对BP译码算法作为信道译码算法的优化问题。由于BP译码算法存在短环局限性和信道先验信息局限性,同时由于深度学习的爆发式发展,本课题研究讨论了利
在电力改革持续推进和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准确获取用户侧电力信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然而传统的侵入式监测方法,需要在用户内部安装监测装置,部署举步维艰。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它由电力负荷信息采集模块、分解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储存模块、以及终端显示模块构成。只需将装置安装在用户电源入口处,就能够将电力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当用电设备开启,例如空调,电力负荷信息采集模块感知到电流
我国是页岩气资源大国,在西南地区建立了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贵州地区具有发育良好的寒武纪统黑色页岩,其中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气分布广泛,且具备良好的生烃条件和开采潜力。但页岩气的开采生产具有储层改造成本高、日产量下降快等特点,为提高页岩气的单井产量,必须利用先进的增产手段开来采吸附态页岩气。本文研究了高温条件下注入不同配比的驱替剂(CO2和N2)驱替增产手段。该技术在提高单井页岩气产量的
随着现代战争中电磁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磁隐身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频率选择表面吸波结构由于其特有的吸波特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路-场交互式计算理论为基础,将电磁模型尺寸参数与电路参数建立联系,再结合针对欧姆损耗的渐近线拟合方法,建立了单方环频率选择表面吸波体和十字形频率选择表面吸波体由场到路的建模计算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算法实现由路到场的参数转化,综合由场到路的建模计算方法和由路到场
泥岩在煤矿中属常见的岩石类型,泥质巷道变形是煤矿采动或其他动载影响下诱发变形能缓慢释放的过程。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度不断增加,泥质巷道所处的应力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更高的应力环境下动载将会诱发岩体变形能剧烈释放,将会导致巷道变形破坏极为严重,严重制约了煤矿高效的生产,因此研究泥岩处于高应力环境下,不同动载扰动下泥岩产生的响应特征,对巷道支护以及扰动动力灾害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巷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