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实施相关变应原检测,协助医生临床诊断、明确AR的具体致病变应原种类,同时为该类患者临床治疗中科学、有效治疗及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可靠依据;通过对AR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所得结果实施研究性分析,对该病的主要变应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临床诊断,避免与阳性变应原接触,降低疾病发生率;为AR患者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可靠理论依据;以变应原谱分析结果作为根据,制定适合兰州地区的变应原检测谱,为该病今后的流行病学普查工作大范围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选择200例甘肃省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皮肤点刺实验和血清IgE检测,对患者对各种不同变应原表现出来的过敏反应情况,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了解兰州地区存在的可诱发变应性鼻炎主要致敏原种类以及这些致敏原的具体分布特征。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显示,在200例AR患者中,共有164例实验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82.00%,其中最主要的过敏原主要为粉尘螨(68.50%)、夏秋花粉(64.00%)、蒿属花粉(33.50%)、早春花粉(22.50%)、海鱼(21.00%);在诸多吸入性变应原中,粉尘螨、夏秋花粉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8.50%、64.00%,与其他变应原相关,差异存在显著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5,P值=0.000);在诸多食入性变应原中,海鱼的阳性率最高,为21.00%,反应强度更强,与其他变应原相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97.735,P值=0.000);实施血清sIgE检测所得变应原分布情况与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保持良好一致性,检测显示主要变应原为粉尘螨、夏秋花粉、蒿属花粉、早春花粉以及海鱼;在164例阳性患者中,对≥5种变应原过敏患者共有60例(36.59%),对4种变应原过敏患者共有39例(23.78%),对3种变应原过敏患者共有27例(16.46%),对2种变应原过敏患者共有22例(13.41%),只对1种变应原过敏患者共有16例(9.76%);皮肤点刺结果显示,在85例男性患者中,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为68例(80.00%),在115例女性患者中,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为96例(83.47%),不同性别见分布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吸入性变应原、食入性变应原在男性、女性的分布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年龄段比较上,儿童对夏秋花粉、粉尘螨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成人,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兰州地区AR患者中,尘螨、夏秋花粉等为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这对AR治疗、预防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可为该地区AR免疫治疗、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