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筋是在原有混凝土构件上用专用工具钻孔、清孔后用高强粘结剂将钢筋植入孔内,待粘结剂固化后,通过粘结锚固使所植钢筋能作为受力或构造筋使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因其施工工艺简单,不改变结构原形,且速度高成本低,近几年广泛地应用于加固及改造工程中。但以往对植筋的研究大多是关于植筋的拉拔和粘结锚固性能的,而对植筋法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的剪切性能的研究却较少。而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剪切性能是衡量新老混凝土加固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本文根据目前植筋技术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影响植筋法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剪切性能的植筋率和植筋方式两方面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植筋率方面,主要研究了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四种植筋率即:0.13%,0.22%,0.35%,0.70%,对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剪切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植筋率和结合面粘结剪切性能之间的关系;回归了植筋对结合面粘结剪切强度—植筋率关系方程(4-1),(4-2),(4-3)。 植筋方式方面,主要研究了实际工程中常用的三种植筋方式即:植筋粘合剂为膨胀水泥,植筋粘合剂为环氧树脂,预埋钢筋,对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剪切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植筋方式和结合面剪切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和实际工程应用相吻合,即结合面剪切性能由大到小的植筋方式依次为:预埋钢筋,粘合剂为环氧树脂,粘合剂为膨胀水泥。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植筋方式对结合面剪切性能有显著影响。 文章最后对本文工作做了几条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