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神”与“通络”法并用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_lo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通过针刺水沟、内关、涌泉以开窍醒神,结合局部针刺廉泉、哑门、通里活血通络,与头部穴位针刺进行对比,观察“醒神”与“通络”法并用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证明“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对中风后失语恢复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失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方法
  本课题选取60例中风后失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醒神”与“通络”法并用组)和对照组(传统头针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水沟、内关、涌泉以“醒神”,廉泉、哑门、通里以“通络”;对照组选取传统头部穴位(顶颞前斜线下2/5、颞前线、顶颞后斜线下2/5)及廉泉、哑门、通里为主进行治疗。两组均除廉泉外诸穴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6天休息1天,21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利用《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进行对谈话、复述、理解、命名在治疗前和每个疗程后进行评分,并用尼莫地平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1.组内比较:两组谈话、理解、复述、命名评分行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四项观察指标评分:P(时间)<0.05,说明两组的谈话、理解、复述、命名功能随着时间的递增均有显著性改善。
  2.组间比较:四项观察指标评分行两独立t检验,结果显示:谈话及理解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P>0.05,治疗2、3疗程后:P<0.05,说明从第2个疗程开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复述及命名:治疗前:P>0.05,治疗1、2、3疗程后:P<0.05,说明从第1个疗程开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
  3.通过Mann-WhitneyU对两组的疗效检验结果显示:Z=-2.022P=0.043<0.05,说明两组间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所以“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中疗效更显著。
  结论
  1.“醒神”与“通络”法并用与头针在治疗中风后失语中均有疗效,但临床观察“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过程中,对复述与命名功能的恢复更早于对谈话与理解的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肾阳虚大鼠骨缺损修复的特点,探讨特制接骨丸对磷酸钙(CPC)人工骨修复肾阳虚大鼠骨缺损的作用,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模型组、CPC治疗组、CPC+特制接骨丸治疗组(中药联合治疗组)四组,每组8只。前两周实验中,基础组给以0.9%的氯化钠注射液0.4mL后肢肌肉注射;模型组、CPC治疗组、中药联合治疗组给以0.5%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
学位
目的:  通过针灸“补肾调督法”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观察,对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西医ASAS(国际评估强直性脊柱炎工作组)推荐疗效指标进行对比,客观评价“补肾调督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64例符合标准的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针灸“补肾调督法”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6周后,对治疗前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与统计分析,对比腹中铺灸法与普通针刺法在解决中风后虚证便秘时的临床疗效优劣,寻找腹中铺灸法和普通针刺法的疗效特点与差别,验证腹中铺灸法治疗中风后虚证便秘的有效性,并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以便为中风后虚证便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虚证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铺灸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30例。试验组取艾绒、姜泥及药粉于神阙穴区施灸,时间持续
学位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联合矿化胶原对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作用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基因的表达作用。  方法:  1.在规范操作下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获取4只SPF级别大鼠的BMSCS,并进行纯化、传代培养,期间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进行细胞的形态学鉴定。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分别通过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及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确定本部分实验
目的: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量化分析平乐正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以探究筋骨之间的平衡关系。  方法:第一部分:对满足选择标准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腘绳肌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分析两组腘绳肌杨氏模量值的差异,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Osteoarthritis Index , WOMAC)功能评
目的  本文通过对所收录焦虑症患者的诊疗信息进行分析,探寻导师对焦虑症病因病机、辨证思路以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总结导师从“气”“痰”“瘀”“虚”四纲分布及分层规律治疗焦虑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方法  本课题依据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中心神志科科研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中医综合治疗焦虑症临床方案优化及疗效评价研究》,以无对照的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观察神志科2017年2月-2019年2
学位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扶正通络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观察温针灸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配合患处回旋灸并点刺放血疗法对PHN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围刺与针刺夹脊穴)疗法进行对照,为扶正通络针法治疗PHN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和应用范围。  方法:  选取符合本研究的62名患者,纳入本项研究中,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1例。A组采取的是扶正通络针法,即温针、阿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陈宇清推揉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及对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为陈宇清推揉法治疗FD(肝胃不和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依据,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形成技术规范,为推拿治疗FD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符合FD(肝胃不和型)诊断及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陈宇清推揉
学位
目的:  通过针刺膝骨关节炎患者相应的敏化穴,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评价针刺敏化点/穴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为腧穴敏化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用VonFrey电子测痛仪对其膝关节周围的13个经穴及压痛点进行敏化探测,
目的  观察隔姜泥灸法与单纯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在临床中的疗效和差别,验证隔姜泥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法把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分为试验组(隔姜泥灸组)与对照组(针刺组),30例为一组。治疗组患者先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少腹部皮肤,以患者关元、中极穴区为中心,先在施灸处的少腹部皮肤敷一层无菌纱布,然后将完全捣烂成泥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