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通过针刺水沟、内关、涌泉以开窍醒神,结合局部针刺廉泉、哑门、通里活血通络,与头部穴位针刺进行对比,观察“醒神”与“通络”法并用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证明“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对中风后失语恢复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失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方法
本课题选取60例中风后失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醒神”与“通络”法并用组)和对照组(传统头针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水沟、内关、涌泉以“醒神”,廉泉、哑门、通里以“通络”;对照组选取传统头部穴位(顶颞前斜线下2/5、颞前线、顶颞后斜线下2/5)及廉泉、哑门、通里为主进行治疗。两组均除廉泉外诸穴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6天休息1天,21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利用《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进行对谈话、复述、理解、命名在治疗前和每个疗程后进行评分,并用尼莫地平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1.组内比较:两组谈话、理解、复述、命名评分行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四项观察指标评分:P(时间)<0.05,说明两组的谈话、理解、复述、命名功能随着时间的递增均有显著性改善。
2.组间比较:四项观察指标评分行两独立t检验,结果显示:谈话及理解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P>0.05,治疗2、3疗程后:P<0.05,说明从第2个疗程开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复述及命名:治疗前:P>0.05,治疗1、2、3疗程后:P<0.05,说明从第1个疗程开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
3.通过Mann-WhitneyU对两组的疗效检验结果显示:Z=-2.022P=0.043<0.05,说明两组间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所以“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中疗效更显著。
结论
1.“醒神”与“通络”法并用与头针在治疗中风后失语中均有疗效,但临床观察“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过程中,对复述与命名功能的恢复更早于对谈话与理解的功能恢复。
本课题通过针刺水沟、内关、涌泉以开窍醒神,结合局部针刺廉泉、哑门、通里活血通络,与头部穴位针刺进行对比,观察“醒神”与“通络”法并用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证明“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对中风后失语恢复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失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方法
本课题选取60例中风后失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醒神”与“通络”法并用组)和对照组(传统头针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水沟、内关、涌泉以“醒神”,廉泉、哑门、通里以“通络”;对照组选取传统头部穴位(顶颞前斜线下2/5、颞前线、顶颞后斜线下2/5)及廉泉、哑门、通里为主进行治疗。两组均除廉泉外诸穴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6天休息1天,21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利用《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进行对谈话、复述、理解、命名在治疗前和每个疗程后进行评分,并用尼莫地平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1.组内比较:两组谈话、理解、复述、命名评分行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四项观察指标评分:P(时间)<0.05,说明两组的谈话、理解、复述、命名功能随着时间的递增均有显著性改善。
2.组间比较:四项观察指标评分行两独立t检验,结果显示:谈话及理解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P>0.05,治疗2、3疗程后:P<0.05,说明从第2个疗程开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复述及命名:治疗前:P>0.05,治疗1、2、3疗程后:P<0.05,说明从第1个疗程开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
3.通过Mann-WhitneyU对两组的疗效检验结果显示:Z=-2.022P=0.043<0.05,说明两组间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所以“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中疗效更显著。
结论
1.“醒神”与“通络”法并用与头针在治疗中风后失语中均有疗效,但临床观察“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醒神”与“通络”法并用在治疗中风后失语过程中,对复述与命名功能的恢复更早于对谈话与理解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