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称谓语使用的影响——以《红楼梦》中平儿的话语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y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称谓语的得体使用对于交际者的意义重大,因而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称代现象广为研究。为了系统解读说话者称谓语的使用规律,本研究通过分析《红楼梦》前 80回中平儿所用的全部称谓语,研究语境对于说话者称谓语运用的影响作用。 论文首先整理统计语料中的所有称谓语,将自称称谓语分为谦称、平称和傲称,将他称称谓语分为尊称、平称、昵称、蔑称和零称,同时将语境分解为相对稳定的背景式因素和富于变化的情景式因素,然后分别解读这两类语境因素对说话者称谓语使用的影响。 数据分析和语料中的例证均表明,称谓语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背景式语境因素影响说话者的常态称代情况:民族文化形成了称谓语使用得体与否的标准,说话者的个人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她是否遵从这些标准,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着说话者整体上的称代策略;说话者和称代对象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使说话者对不同的地位群体的常态称代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情景式语境造成了说话者对特定对象称代上的变化:指代对象的在场与否、场合的正式程度、说话者情绪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说话者称代某一对象的用语不同于称代此对象的常态称谓语。 作者希望通过研究语境对称谓语使用的影响,推进称谓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为人们改进日常言语交流提供参考。然而,文学语言毕竟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有所差别,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可以更多的关注来自现实生活的语料。
其他文献
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托尼·莫里森始终坚持关注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和现状,其小说创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慈悲》是作家第九部小说,在发表之后很快赢得盛誉。在《慈
在二语习得领域中,由于僵化是外语学习的普遍现象,探讨僵化的起因及如何避免僵化也就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外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尤以中介语概念的提出者Se
弗吉尼亚·伍尔夫发表的传记和传记批评是伍尔夫研究界的热点问题。伍尔夫发表的传记包括《奥兰多传》《狒莱希传》和《罗杰·弗莱传》,发表的传记批评以《新批评》一文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