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危机之中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我国社保基金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面临严重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化养老起步较晚,且各地养老金支付压力不一,如何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及如何对其投资收益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着重研究当前我国社保基金概念及几种不同类型基金,比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分别对其投资特点和投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经过多年建设,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基金投资管理模式,总体运营效果较好;企业年金,是由之前补充基本养老保险拓展而来,近年来发展趋势较为迅猛,各省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操作,或委托基金投资管理公司,或自行投资,也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因为其特殊定位,首要保障其安全性和流动性,故投资主要被局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导致部分年份收益率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水平,收益率面临较大贬值风险。其次,本文列举了国外几种较为成熟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如美国模式、新加坡模式和法国模式,研究发现,尽管各国在社保基金具体投资及监管方面都有各自特点,但在基金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相同点。比如在部分基金市场化操作模式下,虽允许各基金公司分散投资但也强调集中管理;在部分最低保障性质的基金方面,以实现绝对安全为首要,较少参与市场化运作,更多是通过如发行特殊国债的方式以保值增值。通过与当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模式比较,发现存在主要问题如法制建设不健全、监管主体权责不清等,进而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建议做参考。第三,本文通过SPSS统计软件、夏普指数和特雷诺指数等基金投资领域相关模型,整理历年指标数据,对我国上述三类养老基金投资收益评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存在基金类型不一、定位不一的特点,但不同类型社保基金其投资收益存在较大差别;综合投资收益和承担投资风险两方面因素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最高,企业年金次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最低。通过参照分析前两者收益率较高的基金实际做法,为城镇职工养老基金今后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实现其稳健投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