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创新活动已经成为体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对创业板企业而言,与研发活动相关的信息是投资者评判企业价值不可或缺的信息。我国已经明确指出,创业板上市公司需要及时披露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进程、研发成果以及研发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变化,但相关规定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空白,且缺乏严谨的执行保障,外部投资者难以从企业披露的信息中获取有效数据以准确衡量研发的价值,企业管理层也能够利用研发活动的收益不确定、滞后性等特征进行短期的操作,致使研发投入伴随着会计信息风险。如何识别和防范研发过程中产生的会计信息风险问题,是当今理论与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回顾与梳理,发现鲜有学者关注研发投入与会计信息风险的关系,以及产生会计信息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措施。因此,本文依托于技术创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对会计信息风险的作用机理,并探讨其对不同类别的会计信息风险的影响差异。进而,本文引入公司治理机制,厘清公司内部治理对两者相关关系的作用,从而为防范研发投入所产生的会计信息风险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选取2009-2016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衡量公司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会计信息风险、公司治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与会计信息风险正相关。对会计信息风险进行细分发现,其与操控性信息风险显著正相关,而与基本面信息风险不存在显著关系。第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抑制研发过程产生的会计信息风险。第三,进一步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会增强企业对竞争劣势成本的规避动机,从而加剧研发投入与会计信息风险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有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与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能缓解研发投入产生的会计信息风险;而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研发投入的产出成果,能够传递积极信号以有效缓解会计信息风险问题。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系统梳理了研发投入影响会计信息风险的路径,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研发活动中的会计信息风险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证证据,丰富已有研究体系。第二,为会计信息风险的定义与衡量方式、公司治理综合指数的指标选取提供了新思路。第三,厘清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管理层的监督与激励作用如何抑制会计信息风险,并进一步研究行业竞争程度、机构投资者与创新投入产出成果的影响,为后续的会计信息风险应对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