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自从人类关注气候问题以来,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知已经从单纯的科学问题转变为涉及各国经济、能源、外交以及安全利益的重大政治问题。伴随着对气候问题认知的深入,全球气候治理也开始兴起。从气候变化的科学探讨,到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政治共识的初步形成,再到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选择,气候治理成为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议题。气候变化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的话题。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气候变迁过程。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做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近130年以来,全球气温升高了0.85℃。并且,从2003年到2012,十年平均温度比1850年到1900这五十年的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气温增长速度加快。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与极端气候的频发,这种变化不仅对自然生态造成了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是负面的。为了控制住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全球气温的增长速度稳定下来,同时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气候治理行动兴起。目前国际上已经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间组织,定期举办国际大会,并且签订了多个致力于各国合作解决相关气候问题的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其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经出版了五次气候评估报告,这些报告成为了决策者以及相关专家的参考书,也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标志着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政治共识的初步形成,其中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为以后的气候治理实践奠定了基础。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所确立的原则制定了可行的实践渠道。而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也在不断调整,其中“巴厘岛路线图”和《巴黎协定》所作出的调整是转折性的,针对不同的时代提出了相适应的计划,推动着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断向前。可以说全球气候治理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气候治理所取得的成就还远远不够,全球气候治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多个方面。对于国家主体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立场以及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与技术的援助方面存在矛盾,欧美国家之间因为减排政策的差异也摩擦不断。在气候变化的科学方面,仍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方面,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技术与资金方面,气候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境友好技术存在技术瓶颈使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不够显著。此外,民众缺乏环保意识和国家内部忽视气候立法也延缓了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面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法。针对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既要完善现有的磋商机制,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也要加强法律与制度建设,明确各方责任;既要矛盾双方努力达成共识,也要外部力量推动矛盾双方和解。面对部分科学家对气候科学的质疑,既要进一步的开展科学研究,也要推动IPCC的机构改革,以保证气候评估报告的准确性。面对环境友好技术存在技术瓶颈的现状,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继续进行科研工作,也需要国家之间加强合作,共同突破技术难题。